第(3/3)页 大坂城与大坂的关系,类似于紫禁城与bj的关系。 大坂城耸立在大坂的中心地带,乃闲杂人等绝对无法入内的禁区之一。 二百多年前,开始雄起的丰臣秀吉将大坂定为了他们丰臣氏的统治中心,修筑了富丽堂皇、且如铜墙铁壁般的大坂城。 据史料记载——丰臣秀吉所修筑的大坂城,让那时的西洋人士都惊叹不已,对大坂城不吝赞美之词,称在西洋没有一座城池能与大坂城相媲美。 可惜这座豪华的城堡,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在丰臣秀吉死去、德川家康篡夺了丰臣氏的大权后,德川氏先后发动了2场大坂合战,攻灭了丰臣氏,这座曾让德川氏头疼不已的大坂城也随着丰臣氏的覆灭而于火海中焚毁。 在消灭丰臣氏后,江户幕府在灰烬之上重建了大坂城。 现在的这座大坂城,是经过重筑后的没有半点丰臣氏的印记的“德川大坂城”。 平日里,居住并管理这座大坂城的,正是负责坐镇大坂、监督西国大名的大坂城代。 此时此刻,现任的大坂城代:堀田正顺,正身着正装,恭恭敬敬地对着身前的一名风尘仆仆的中年人趴伏行礼。 “老中大人,劳您大驾,不胜惶恐。” 这位风尘仆仆的中年人,正是自离开京都后,便一路南下,刚刚才抵达大坂的松平定信。 松平定信摆了摆手,示意堀田不必多礼。 “好了,闲话少说吧。” 松平定信将他雷厉风行的个性贯彻到底,不浪费过多的时间在寒暄上。 “直接进入正题吧,好好地跟我讲讲——关于高野山的事。” “是!”堀田朗声应和一声后,从怀里掏出了一沓早已准备好的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纸,用双手递给了松平定信。 “自于1个多月前,在大坂港口那查出了那艘伪装成在运蔬果,但实质上是在运送甲胄的商船后。我立即组织人手控制住了那艘商船上的所有船员,并展开审问、调查。” “老中大人,这些是从涉事船只的各船员身上审问出来的证词,以及后续的各种调查结果,请您过目。” “在向您发出急件后,下官又查出了不少的东西。” “结合目前的种种情报来看——这批甲胄最终要被运往的地方,已确定是高野山!” 听到“高野山”这个词汇后,松平定信的脸色一变,然后迅速接过这沓纸,开始飞快查看。 待看完这沓纸的最后一张纸的最后一个字后,松平定信放下这沓纸,沉声道: “这帮秃驴……是要干嘛……” 大坂作为天下第一商都,其港口的吞吐量更是冠绝整个日本。每天在大坂的港口出入的船只,不计其数。 作为全国最繁忙的港口,大坂港的各类检查也最严格。 平常也就查查有没有在走私什么奇怪东西的审查员们,就在一个月前,从一艘商船那查出了一堆让当时的审查员们都不禁吓出一身冷汗的东西。 那是一艘从表面上看是在运送蔬果的商船。 然而却在那一箱箱蔬果里,翻找出了一件件甲胄。 将这艘商船翻了个底朝天后,总计翻找出了200余件甲胄。 甲胄——这可是不得了的违禁品。 官府不怕你私藏刀剑,也不怕你私藏弓箭。 唯独怕你私藏甲胄。 在古代社会里,甲胄可是能让一个士兵轻易以一敌十的大杀器。 不论是在古中国还是古日本,官府都极忌讳有人走私、收藏甲胄。 在得知有船只在走私如此多数量的甲胄后,堀田迅速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于是亲自下场监督对此次“走私甲胄”事件的调查。 不调查则已,一调查则让堀田惊得冷汗都打湿了衣裳。 虽查不出来幕后主使者是谁,但却查出了这批甲胄最有可能要被运往的地方——高野山。 虽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但堀田已经惊魂未定。 此事牵扯到高野山的佛教势力——这已经超过了堀田所能处置的范围。 于是他赶忙向当时正在京都给天皇谢罪的松平定信发出急件,将此事件告知给松平定信。 对佛教势力,江户幕府一直是提防着的。 论对佛教势力的提防,可能还胜过对天皇和京都朝廷的提防。 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堀田一人已无力再插手如此量级的事件的松平定信,迅速自京都赶到大坂,准备亲自过问、处理此事。 放下那沓纸、沉声道出一句“这帮秃驴……是要干嘛……”后,松平定信皱紧着眉头,沉默下来。 目前这种环境,堀田也不敢出声,静静地等待着、任由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 直到半晌过后—— “……堀田。在不惊动包括平民在内的所有人的情况下,大坂周边目前能调集多少兵力?铁炮、火炮能调集多少?” “大概……”堀田的脑袋飞速运转,“大概能调集1000人左右……骑兵大概能调集50骑。至于铁炮和火炮……” 堀田支支吾吾半天,迟迟说不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混账!”松平定信满脸不耐地大喝道,“你身为大坂城代,连大坂及周边大致能调集出多少铁炮和火炮都不知道吗?!” 吓得脸色大变的堀田,连忙趴伏在地,向松平定信连声道歉。 松平定信用力地揉着眉心,然后发出长长的叹息。 “……行了。” “你现在就去安排——立即开始调集军队。” “记得,一切都要在暗中进行,不可让任何人察觉。” “然后立刻给我弄清楚现在能调集的铁炮和火炮的数量。” “若是你的调兵成功能让我满意,我就不计较你此次的怠职。” 听到松平定信的这番话,堀田正顺面露狂喜,高呼“是”以及“下官定会一所悬命”。 松平定信不再理会堀田,默默地站起身,走到窗边,遥望着东南方向——自大坂出发,向东南方向走约13里(约合现代的50公里),便能抵达无数佛教徒心中的圣地:高野山。 “可别逼我用出当年织田信长对付比睿山的手段啊……”松平定信呢喃道。 ******* ******* 严正声明:本书的世界观是半架空,千万不要将本书的高野山和现实中的高野山混为一谈哦。 作者君一直有点担心呢——若是本书传到日本那儿去了,让高野山的僧人们看到,会不会将我拉入“高野山旅游黑名单”呢……我一直想去高野山旅游,若是被高野山拉黑名单的话,我可是会哭的qaq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