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苗法!-《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王安石自小随父亲异地为官,到处颠沛流离,从小就对官场有深刻的认识。

    他并不是一个草根出身的人,而是一个官宦家庭出身的人。

    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利害关系,但他依然毅然决然的变法。

    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大无畏精神。

    但欧阳辩并没有对包拯有失望的情绪,也没有鄙夷包拯的意思。

    因为他也不是一个大无畏精神的人,至少包拯可以为了百姓得罪权贵,而他还在为小石榴的死而伤心,但至今没有付出过什么实际行动。

    实际上,他自己才是一个懦夫,他没有资格鄙夷包拯。

    “……下策,自然就是在不侵犯既得利益者外增加收入罢了。”

    欧阳辩的声音渺渺,似乎从九天之外传来。

    包拯暗自叹息一声,心下不无愧疚。

    他一直觉得欧阳辩此人虽然年少,但没有少年人的热血,懒散而又看破世情,他在做很多事情,但很多事情似乎都是被迫在做。

    拜王安石为师、做生意、读书、作诗词,都是被人推着前进,他似乎很少发自内心去做一件事情,这让包拯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心思,但此时包拯却感受到了欧阳辩的渴望和失望。

    只是……这事情牵扯太大,我也不敢轻易牵涉其中啊!

    包拯心中叹息。

    欧阳辩整理了一下心情,这是他已经预料到的事情。

    文彦博、富弼、韩琦等人造就了一个辉煌的仁宗朝,然而他们的贡献在于维持稳定,而不是开拓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就是保守派而已。

    包拯作为他们这一派系的人,他可以对抗权贵,可以为百姓发言。

    但要改革变法,不是他一言而决的事情,包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实属正常。

    “……就目前来说,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最为合适的方法。”

    欧阳辩笑道。

    包拯道:“计从何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