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有的人来,有的人走。-《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3)页

    欧阳辩看了一下已经写了一半的《梅公墓志铭》,沉默的点点头。

    欧阳修道:“我这身体是越来越差了,好在你也有出息,老大也结婚了……”

    欧阳修低声似乎在自言自语:“……前晚我正在灯下读书,忽然听到一阵声响从西南方向传来,我当时吃惊地侧耳聆听,心中暗暗诧异。

    ……那声音,初听时就像淅沥的雨声夹杂着萧飒的风声,忽然间奔腾澎湃,好似夜间波涛汹涌、风雨骤至;

    ……又像是金属相击发出的鏦鏦声响,或者是军容整肃的部队黑夜行军,悄无人声,只有齐刷刷的脚步声阵阵响过……”

    欧阳辩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这是已经开始出现幻觉了啊。

    欧阳修:“……啊,原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夏雨到了!”

    欧阳辩:“……”

    “爹……你就别太伤心了,明天我带你去城外游玩,实在不行,咱们就去玉仙楼,据说最近有几个清倌人……”

    欧阳修眼睛一亮:“说的什么混账话,儿子带父亲去逛青楼,像话吗……”

    欧阳辩不由得有些惭愧。

    “……不用你带,我自己认得路,记得给我打好掩护。”

    欧阳辩:“……”

    “哦,对了,梅公的悼词我写了好长一段时间都写不完整,甚至都提不起笔来为好友写一句哀悼之词,你……帮我写一写吧。”

    欧阳修沉默了一会,又道:“梅公的后事我原本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但我着实有心无力,料理后事的事情你也帮着操办一下。

    梅公一生官卑俸薄,骤然离世,遗下寡妻幼子和年迈的高堂老母,景况萧条,令人唏嘘!……”

    欧阳辩轻声道:“父亲你好好休息便是,这些我来处理,我将之前借给他的院子给过户过去给小世兄,然后给两个西湖城的店铺,让小世兄无忧无虑的长大,至于荫官的事情,还得父亲你去办了。”

    欧阳修总算是露出笑容了,在欧阳辩的服侍下喝了些汤药,然后沉沉入睡。

    至于什么去玉仙楼的事情,不过是父子之间的打趣罢了,这时候的欧阳修哪里有心情,就算要去,也得身体好了再去。

    欧阳发携妻子去了杭州,胡瑗去世之后就在杭州住了下去,还没有回来呢。

    父亲病了,欧阳辩赶紧修书去杭州,希望大哥赶紧回来。

    三哥欧阳棐则是去了狄青那里学艺去了,倒也不必专门叫回来。

    欧阳辩让二哥欧阳奕和母亲照料父亲,自己带上于谋陆采薇,去梅尧臣的府上帮着料理后事。

    梅尧臣府上来了不少人,同僚好友等等,但大多都是看了看留点钱就走了,欧阳辩到了,赶紧安排灵堂等诸多事宜。

    梅尧臣算是朝廷要员,欧阳辩赶紧写了讣告让人送去礼部,之后的定谥号、追封之类都需要礼部去处理。

    欧阳修身体不佳,作为死者最好朋友的儿子,欧阳辩责无旁贷,从丧礼开始到结束,都是欧阳辩出面在料理。

    等丧礼完成之后,欧阳辩便让开封府管理房屋过户的人亲自来这里办理,将院子过户给梅尧臣才两岁的幼子,又将店铺转到他的名下,这才算是将所有的事情料理明白了。

    至于给这个小世兄荫官的事情,得等欧阳修自己病好了再办吧。

    欧阳辩感觉忙活这个事情比他筹办央行和筹办央行护卫队还要累。

    主要是宋朝的丧礼着实过于繁琐了,还得照顾人家老母亲和寡妻的心情,好在有陆采薇去陪伴两个女人。

    他和于谋统筹全局,他手下的人也多,随时叫过来帮忙处理就好了。

    他主要是接待宾客,梅尧臣还是认识了不少人的,宾客来了,梅尧臣寡妻老母都不太善言辞,只能欧阳辩来代为作答。

    不过整个过程下来还是收获了一些东西的。

    宾客对欧阳辩啧啧称赞,认为欧阳修急公好义,而代生病的父亲来帮好友料理后事的欧阳辩,则是个大大地孝子,父子俩都是大大地好人之类的话。

    这可不是什么客套话。

    在宋朝做官好名声是非常重要的,而孝道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