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院内有很多导游接散客,江北花了70元华夏币找了个看起来挺和蔼的阿姨导游。 阿姨很热情,还送了江北一瓶矿泉水。 据她介绍,黄鹤楼内有大大小小五十几个景点,且大部分景点都是有历史渊源的,如果自己看,只能是走马观花。 江北对此没有发表太多的意见,因为上午叶诗诗就说过,黄鹤楼虽然名气最大,但在武汉本地人眼中是性价比最低的景区。 走进景区后,江北发现了很多名人石碑、石刻。 据导游阿姨介绍,这里的石碑石刻都是名人真迹,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都很高。 在这一段路程中,江北也大概知道了导游阿姨所说的五十多个景点的概念。 一个牌坊、凉亭都算一个小景点,而且还会牵扯出一些古人趣事。 走了大约二十分钟,江北和导游阿姨才算看到了黄鹤楼本体。 一栋五层高的飞檐古楼,顶层挂着“黄鹤楼”的匾额,底层挂着“气吞云梦”的匾额,楼前的一只铜铸的大仙鹤脚踩蛇盘龟的雕塑栩栩如生。 江北只觉得古朴风韵扑面而来。 相较叶诗诗,这位导游阿姨显得不那么专业,只是简单介绍了黄鹤楼的高度和各楼层的用途。 楼高51.4米,五层,建筑面积3200多平米,有72根圆柱作为内部支撑,而外部则是60个翘角向外延伸,而各层的楼顶皆是以黄色琉璃瓦为顶,据说用了十几万块。 江北站在楼下用相机拍了大约十几张黄鹤楼“全身像”这才缓缓入楼。 一进门就能看到两根立柱上长达7米的巨大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走进大厅后,江北看到了摆放的各朝代建造的黄鹤楼模型,精妙的设计让他感叹不停。 建筑狂魔这种外号,看来真是一脉传承的。 早在千百年前,华夏人就已经如此精通设计,今时今日成为世界知名的基建狂魔,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