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正式编号-《富矿》
第(2/3)页
结束了华京的事,杨东升返回了沪上。
一回到沪上,杨东升就先看了东升化学的碳纤维的最新进展。
在杨东升从东丽公司“挖来”的细川信良指导下,东升化学第一条PAN基碳纤维扩大试验生产线建成投产,按照设计可月产碳纤维350公斤。
这个水平算是非常不错了,1976年,西北煤化所第一条PAN基碳纤维扩大试验生产线,月生产能力还不到200公斤。
七十年代,东丽第一条T300碳纤维生产线也不过是月产1吨。
第一批碳纤维生产出来之后,经检测强度达到3900MPa,拉伸模量达到了240GPa。
根据东丽方面公开的数据,他们这批碳纤维的性能,已经超过了T300强度3530MPa,拉伸模量230GPa的水平。
这得益于他们生产的原丝比T300更高,又得到了东丽积累了多年的碳化工艺。
碳纤维的制造程序说白了基本都是一样的。
生产出原丝,然后拿去碳化,让原丝中的氮元素和氢元素,生成氨和氢氰酸释放出去,这个过程中,原丝会逐渐结晶,最终得到纤维态的石墨化碳制品。
想生产出更高性能的碳纤维,首先,要制备尽可能高纯度的原丝,减少杂质对碳纤维成品的影响;
其次,碳化过程中,要尽量使原丝中碳之外的成份脱去,并提供合适的温度,使脱去其他成份的碳逐渐结晶。
杨东升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碳纤维的尽头很有可能就是石墨烯。
根据东升半导体石墨烯研究小组的推算,石墨烯的强度可以达到130GPa,拉伸模量达到1.0TPa。
更妙的是东丽的M系列高模量碳纤维,就是在他们的T系列高强度碳纤维基础上,进一步碳化得到的。
这就意味着,在性能更好的高强度碳纤维基础上,他们也能进一步碳化出更高性能的高模量碳纤维。
每月350公斤,这点产量根本不用外销,东升集团自己就能消化掉。
回到沪上没多久,杨东升又迎来了一批客人。
“长江”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经过空军反复测试之后,已经得到军方的认可,将会应用到国产大型战略运输机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