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峰回路转的新闻发布会(2合1)-《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1/3)页

    伦敦大都会威斯敏斯特自治市,唐宁街10号。

    这座黑色的乔治亚风格建筑,除了是大英帝国首相的官邸和首相的办公室外,首相的秘书、助理和顾问都在首相官邸内工作。

    首相每天都会在唐宁街10号与阁僚和智囊制定政策,而一般的机要部门,如国会、财政部和外务部距唐宁街10号也只有数分钟的路程,所以首相很容易便能够取得情报和联系。

    当然,理论上女王居住的白金汉宫也在附近,好让首相定期前往白金汉宫,向女王汇报政事。

    不过因为伦敦城愈来愈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自从大股灾的创伤恢复之后,女王陛下就重新搬到了乡下居住。

    此刻的老丘吉尔无比希望,维多利亚陛下就在伦敦,就在白金汉宫里面。

    至少这样,自己就不会成为那些风言风语的焦点了。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

    史称“卫生行动”的加尔各答大轰炸的消息刚刚传回英国,老丘吉尔作为唐宁街10号的主人,不得不出席在首相官邸的新闻发布厅举办的政府例行记者招待会。

    这种记者招待会一般都是由首相官邸新闻发言人出席的,只有当出现了重大变故,首先本人才会出面。

    老丘吉尔在幕僚公务员哈吉的帮助下,准备了长篇累牍的,关于亚瑟王子不幸被明国人俘虏的应答话术。

    然而事态的发展却最终完全偏离了老丘吉尔与哈克预期的方向。

    一开始,来自《泰晤士报》的记者提问的问题都还比较正常。

    大抵是关于帝国最新的经济政策,在欧洲大陆的战争发展之类的状况。

    老丘吉尔游刃有余地原地绕圈,并最终总结道:“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即便过程有些曲折,但是与德意志乡巴佬的战争,我们必将胜利!”

    《每日电讯报》与《每日邮报》的记者小声地交头接耳,

    “你觉得首相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谁知道呢?我猜应该是前线部队又吃瘪了,德国人的坦克可不好对付。”

    ……

    “你们几位,在说什么?”

    “哦,我们在说首相高见。”

    小声议论的记者们全都不愿意搭理最后插话的那个家伙。

    因为他不是伦敦人,而是来自《曼彻斯特卫报》的记者。

    自从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使用珍妮纺纱机的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以来,这座原本籍籍无名的城市迅速成为了全英,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棉花及毛纺织品生产城市,号称棉都。

    曼彻斯特纺织业的崛起让曼彻斯特的资本家与工厂主们一度拥有了与伦敦金融城的天龙人们平等对话的实力。

    但是,正如所有old    money都看不起新兴暴发户一样,无论曼彻斯特人多么有钱,伦敦人总是不待见曼彻斯特人。

    更何况,棉纺织品这一领域,曼彻斯特人正在一泻千里地丢失海外市场。

    明国人以不可思议的效率,从价格和品质双方面对曼彻斯特进行降维打击。

    所以,曼彻斯特的棉纺厂主们,正是“抵制贸易全球化”、“抵制自由贸易”、“抵制明国制造”,鼓吹“明国进行不正当贸易,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惩罚”等言论的最重要的推手。

    见伦敦的同行都不待见自己,《曼彻斯特卫报》的记者冷哼一声,“一会你们最好不要惊讶于我们《曼彻斯特卫报》的独家消息,当然,你们惊讶也没有用,因为我们已经把消息放到了头版头条上,提前印刷出版了!”

    时效性永远是报纸的生命。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效性比起真实性和可靠性还要重要。

    如果放任媒体的权力,不对它加以监管的话,最终时效性将会毫无疑问地压倒真实性,劣币驱逐良币。

    不过,大家都是记者,大家都跑得很快,想要获得先人一步的重要新闻实在太难了。

    见《曼彻斯特卫报》记者那副神神秘秘的模样,《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的记者们噗嗤笑出了声:

    “你难道想说亚瑟王子的事情吗?你以为我们没有把这件事印在头版头条上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