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他们的罪名,还用罗列吗?不要太多,京营占役、虚冒,打压异己、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等等,一箩筐都装不完。 “好,好,抓得好啊。” “这些人在京师作威作福,无恶不作,早该抓了。” 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可见对勋贵集团的痛恨,这些人占着那么多资源,能臣没见到,纨绔倒是一大把。 平日作恶多端,欺压百姓,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今天却是可以放声欢呼了。 崇祯没有留手,也没有看在这些人先祖的面子上,直接一网打尽。 因为他想得很明白,可以说大明是因为沈浪的到来,在沈浪的鼎力帮助下,才从亡国的边缘慢慢的站起来,获得了新生。 既然大明都获得了新生,那么这些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勋贵还留着干什么? 太祖起兵时,手底下也没有勋贵。 我崇祯定要中兴大明,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陪我崇祯建功立业、重开天地者,再造勋贵。 当然,他也没有将这些人全部斩尽杀绝,多多少少还是留了一点点情面,除了几个被处死的之外,其余大多是贬为庶民并流放。 被处死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成国公朱纯臣,崇祯早已对他是恨之入骨。 先不说他的累累罪行,光是正史中,在大明灭亡的前一刻,他崇祯带着人冲到这厮守卫的朝阳门,这厮却是视而不见,成为他崇祯的掘墓人之一。 同是姓朱,而且成国公府深受皇恩几百年,最终如此对他崇祯,这和叛国又有何异? 不杀此贼,难泄他崇祯心头之恨。 朱纯臣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居然是因为正史中,而现在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丢了脑袋。 当然,有相同遭遇的人不止他一个,崇祯连国丈都没有放过,不过他还是事先和周皇后商量了一下,不处死,但是家财要全部没收,送回老家安享晚年吧。 而这次,周皇后没有多作劝说,反而直接赞同。 她之所以能够对老父亲痛下恨心,最根本原因还是身为一个母亲的身份。 自己父亲何种品性,周皇后深知,也给予了足够的包容,但有一点她无法容忍。 正史中,父亲为了活命,居然将他的外孙,自己的儿子朱慈烺交给了入主中原的满清。 甚至按照多尔衮的指示,直接指认这是假太子,最终导致儿子被杀。 可以说,这是周皇后最大的逆鳞,哪怕是亲生父亲也不能原谅。 虽然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但已经成了她心中的一根刺,所以她不会原谅。 何况自己丈夫并未要父亲性命,只是夺了他惜之如命的家财。 可笑的是,正史中,父亲为了保住家财,甚至眼睁睁的看着母亲、哥哥和嫂嫂被杀,都死不交出,天下间居然有这样的父亲。 所以,周皇后已经对其父已经完全死心,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送回老家,眼不见为尽,此生的父女情分也到此为止了,顶多他百年之后送他最后一程。 在将京师的勋贵清洗了一遍之后,崇祯这才收刀入鞘,暂时不准备在京师搞什么大动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