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孙蕊又是一愣。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佛宗不是讲究人人平等吗?为什么会在一位高僧口中出现“贱民”这样的字眼? “哦,客人大概有什么误会。” 这知客僧也是热情得过了头,完全不像一位得道高僧—— 孙蕊能看得出,这位知客僧修为绝不低,至少也有凝脉水准,又有主场优势,却能对自己这些人如此热情,着实难得了。 “我佛宗是讲究人人平等,但我摩诃院众僧潜心礼佛,为众生祈福,却受着和那些无所事事,天天只知游手好闲的贱民,这算什么平等呢?” 那知客僧双手合十,眉目似有悲悯之意: “我佛慈悲,但我们僧人也要吃饭的,若连些许地位都不能许给僧众,又有谁会愿来皈依我佛?又有谁愿普度众生呢?” 这番歪理一出,竟一下便镇住了孙蕊下属众人,不少人望着那知客僧,眼神都浮现出崇敬之色。 孙蕊脸色有些不好看,但身处于这些僧人的地盘,也不好出言驳倒,只好压下她的不满,默默微笑地应和。 从道理上说,有付出就有收获,这是理所应当的,若付出没有收获,付出本身便没有意义,便会陷入一个消极的循环,十分不利;但真正的平等,并不是可以用付出获得地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理由。 何况,这些僧人付出了什么东西? 就付出了一张嘴,就可以高高在上了? 一瞬间,这知客僧的嘴脸在孙蕊的眼中便变得无比丑恶。 厌恶归厌恶,孙蕊仍旧还是上了车。 牛车缓缓开动,一行人缓缓入了城中,东封洲的建筑和中洲有所不同,建筑屋顶小,挑檐和格窗且雕刻、壁画装饰及装修都带着一股子庙宇的味道,但又比正经的庙宇少了几分大气, 一行行、一列列的凸出的建筑,仿佛像一个蜂巢般,望着便感觉密密麻麻;建筑上竖起的几枚尖角和波浪状的半圆,无不在凸显着和中洲不同的东封洲独特风格。 当然,这只是极少数建筑拥有的特色,大部分的建筑都是由粘土、草、竹子、稻草或棍子搭建起来的茅屋,偶尔会有抹上石膏、覆上砖块、甚至有铺了一块金属皮的,这样的建筑占据了这座城市建筑物的主流。 如果说东封洲城市建筑的风格只是令孙蕊等人产生了片刻的惊奇,城市内那些衣衫褴褛的居民,则是令孙蕊等人目瞪口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