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包辉见他哭得稀里哗啦的,叹口气,扶起他道:“吴前辈。不必如此,前事已了,不必介怀!” 他们二人说的都是语带双关,林冲和武松二人都只是以为吴用后悔当初没有听包辉的“恐吓”、退出征伐方腊。 林冲担忧道:“吾等未知详情,还请军师细细告知!也好做接应准备。” 吴用起身后,向包辉再一拜,随即叹口气介绍起来。 原来,南征方腊一战,梁山出力最多,所得最少。其中不无皇帝和奸臣猜忌的影子。 那辛兴宗、杨惟忠等人,冒领宋江、吴用等人的功劳。而后又有宦官梁昶、刘光世、张思正、姚平仲等来扫尾捡便宜功劳;甚至辛兴宗上表说是自己擒获了方腊,对其中另一个立下不小功勋的名将韩世忠只字不提。 而那童贯,借着此次平叛。升任太师,封楚国公。 不说吴用,武松和林冲。 梁山诸人阵亡将佐五十九员:秦明、徐宁、董平、张清、刘唐、史进、索、张顺、阮小二、阮小五、雷横、石秀、解珍、解宝、宋万、焦挺、陶宗旺、韩滔、彭舾、郑天寿、曹正、王定六、宣赞、孔亮、施恩、郝思文、邓飞、周通、龚旺、鲍旭、段景住、侯健、孟康、王英、扈三娘、项充、李衮、燕顺、马麟、单廷、魏定国、吕方、郭盛、欧鹏、陈达、杨春、郁保四、李忠、薛永、李云、石勇、杜迁、丁得孙、邹渊、李立、汤隆、蔡福、张青、孙二娘。?¤ ◎?◎ 于路病故正偏将佐九员:杨志、张横、穆弘、杨雄、孔明、朱贵、朱富、白胜、时迁。 杭州六和寺坐化正将一员:鲁智深。 在蓟州出家正将一员:公孙胜。 不愿恩赐,于路上去正偏将四员:正将二员:燕青、李俊;偏将二员:童威、童猛。 留在京师,偏将五员: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坚、萧让、乐和。 现在朝觐正偏将佐二十六员:宋江、卢俊义、关胜、呼廷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戴宗、李逵、阮小七、朱武、黄信、孙立、樊瑞、凌振、裴宣、蒋敬、杜兴、宋清、邹润、蔡庆、杨林、穆春、孙新、顾大嫂。 (注:以上资料43o字,不占费用。) 武松喜道:“这样说。吾等还有安神医等五人可用!” 吴用摇头道:“那只是五人!如吴用一般被困在自家府中的人,还有十几人……” 他叹道:“正如先生所言,吾等这身官职与那功劳……呵呵,实在是憋屈啊!” 他介绍道,他还好一点。那领头的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军职和军衔严重的不相符,而且军职本身也荒谬得不行。 包辉在军校学过,还知道一些,在宋代,武将能混到安抚使这个军职,那可不得了,岳飞、韩世忠等名将都曾当过安抚使或安抚副使,正二品,相当于大军区的正副司令,军衔起码得在中将以上。 吴用叹道:“我大宋旧制。安抚(使)总一路兵政……” 他这样一说,三人都明白了。这宋江的安抚使,却是降了几级的楚州州府级别! 包辉算算,宋江现在相当于市长级别。军职最多只是相当于中校级别,他兼任的“兵马都总管”一职,需要正五品或从五品的军衔来搭配,起码得大校或少将军衔才行,如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等等。即便是这样,也最多说明宋江只是楚州小军区的司令兼地方行政长官而已,又怎能称为安抚使?如果不开玩笑,朝廷应该给宋江的正确军职是“知楚州,淮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约正二品,这就符合他在军队的地位和实际功劳了,军衔和军职才能对应起来。 哪有现在这样配置的?难怪吴用说它荒诞! 第二把交椅的卢俊义也差不离是这样,卢俊义是“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一个类似少校级别的,被弄到庐州去做个不伦不类的“官”,好像齐天大圣当弼马温,想想也好笑。 还有花荣“授应天府兵马都统制”,没有军衔,委屈“小李广”了,这还不算,那个“都统制”的军职,在宋代一般只有在实际军事行动中才设置的,常备军不可能有。 其他人大同小异。除了吴用,就只有关胜还好一些,“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虽军衔不明。但军职是一个小军区司令,够正五品,相当于少将军衔,还算搭配。 武松性情最刚烈,一拳砸碎铁梨木桌子:“狗皇帝太羞辱吾等兄弟!实在可恨!” 林冲也是一叹,一时间气氛沉寂下来。 不一会儿。包辉转移话题道:“铁牛大哥现在何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