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装甲钢板和锻压设备-《清末恶匪》


    第(3/3)页

    苏联在1935年制造了一点五万吨的自由锻造水压机。

    1940年日本制钢所从德国进口了一台一点四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

    旧中国就不要提了,可怜啊!1894年的江南制造局进口从英国进口安装了一台两千吨水压机,这是中国安装使用的第一台水压机,这台水压机的命运也是扑朔迷离,好像是鬼子进攻上海的时候,大撤退途中丢失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在沈阳、大连建立机械厂安装了20mn、40mn自由水压机生产大锻件,(大概在2200吨和4400吨,(这里面的力学计量单位不太清楚,mn应该是兆牛顿,常见在挤压机上面,查找到的资料上怎么出在了锻压机上,有知道的补充吧)后来这些东西在日本战败后被友军给拆走了。

    老毛子在东北拆了多少东西咱们就不说了,都是一个国际的竟然干这种事情,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它不爽的一个原因,中国当时的重工业仅有的那点东西都在东北,这家伙一家伙全给拆到它家去了,这事放谁身上谁玛德都要恨的牙根都要痒痒,太缺德。具体老毛子拆了多少东西,大家找度娘吧,想认识一个国家,就看看他们对你的祖国都干了什么就明白了。

    新中国真的在重工业方面很可怜,很可怜,1949年中国手里有的锻压机,只有日本赔偿的一批锻造设备,有10mn、12mn、20mn自由锻水压机各一台,30mn自由锻水压机两台,5t蒸汽锤两台和3t以下蒸汽锤约五台,就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锻压设备还是当时的“国宝”,而这些“国宝”从1945年日本赔偿给我们后,就一直躺在仓库里睡大觉,随后新中国开始了修复、设计和建造厂房,砌筑加热炉、热处理炉和其他配套设施。

    1953年首先将日本赔偿散存在鞍山的20mn自由锻造水压机修复,在沈阳重型机械厂安装投产,这是我国第一家生产大型锻件的企业,也是培养大型锻件生产管理干部、技术工人和工人的摇篮,通过对日本赔偿水压机的修配工作成为我国能设计制造锻压水压机的第一家企业。

    1953年到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在苏联援建的几个企业当中有,8mn、12.5mn、20mn、30mn、60mn自由锻水压机大约8台,然后就是1961年我们自产的那台万吨自由锻水压机了,现在就不要说了,老牛逼了,大型锻件设备总量世界第一。

    1959年2月,江南造船厂成立万吨水压机工作大队,从而拉开了打一场加工制造硬仗的序幕。

    万吨水压机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和重;机身高33.65米,机上有13个特大件,即3座横梁、4根立柱和6只工作缸。3座横梁的重量是100~300吨,像一座小山,最重的下横梁是用100多块钢板拼焊成的;4根立柱各长18米,直径1米,重80吨,就连立柱上的螺丝帽一个就有五六吨重。

    二是精密:要求加工的零件具有高精度,否则就安装不起来。

    整个水压机总重量大约是两千二百多吨,只是基础就要打人地下四十米。

    三四年啊!从立项到试运行,一台万吨水压机的建造工作就用了这么长的时间,至于其他的重型工业就更不要说了,特别是大型化工企业比起机械加工企业和钢铁企业建设的周期更长,技术更复杂,工人素质要求更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