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工匠和寿宴-《明末之兴汉》
第(3/3)页
因为来客众多,除了主会场外还设有很多分会场。主会场那里主要招待一些比较尊贵的客人,比如当地官员、名门望族、大儒和知名士子等。其他人则在各个分场饮酒作诗,如果有幸能得那些达官贵人们的召见,就是万分有面子的事情。
因为天气有点冷,那些亭榭都用厚布围起来挡风,加上暖炉烘烤,里面也是温暖如春。说到享受,这些江南贵族一向是引领潮流,绝对不会委屈了自己。
鲁若麟也没有去那些文人士子那里凑热闹,对于这些眼高于顶的家伙们,大家肯定是八字不合的。人家嫌弃他粗鄙不堪,鲁若麟瞧不起他们狂妄无能,还是别扭在一起了。
徐青松大概也知道鲁若麟的意思,把鲁若麟带到了一间亭子,里面都是些本地的中小家主们。这是一群披着文人外皮的商人,和徐家在生意上多有交集,靠着徐家的权势和背景生存,可以说是徐家商圈里的小弟。
见到徐青松带着鲁若麟进来,大家都非常热情。
“哎呀,徐老弟,好久不见啊,可是想煞为兄了。”
“来来来,徐兄,快来喝几杯热酒暖暖身子。”
……
大家重新坐定,等徐青松介绍了鲁若麟,大家更是热情了。
徐家找到了新的海外财路,这件事是瞒不过有心人的。凭借着大量优质的食盐、腌鱼,还有日趋紧俏的辽东特产,徐家最近在江南一带很是有些受到追捧。
北方战乱,上好的青盐时常断货,弄得达官贵人们刷牙都要紧细些用盐了。徐家的上好精盐很好的弥补了这个市场。
徐家出手的腌鱼更是抢手,用的盐足、质好,有些鱼抖一抖甚至能落一层盐下来,对于一般人家来说,买了腌鱼甚至食盐都可以不用买了,实在是物美价廉。
更不用提人参和高档皮货了,更是受贵人们追捧。何况鲁若麟还大量的从徐家购买货物,这些货物里也有很多是从这些商人们手里出去的,对鲁若麟这个神秘人物更是大感兴趣。
现在徐青松大大方方的把鲁若麟带到大家面前,证明徐家不再独占鲁若麟这条线上的资源,愿意放大家进来一起分润。
徐文远也是思虑良久才决定有限度的开放鲁若麟这条线,食盐的大量出货已经引起了扬州盐商的警惕和不瞒,人参和皮货又挤占了辽东军头们的市场,是时候拉一些人来分享利润,共同抵抗压力了。
当然,这一切都要在徐家的主导下进行才可以。
鲁若麟也一直在寻求建立其他渠道,不能单纯的依赖徐家一个供应商。这与交情无关,是现实需要。现在徐家主动介绍其他渠道,鲁若麟当然举双手欢迎。
三方都是各有所求,自然气氛就非常融洽。推杯换盏之间,关系迅速拉近了不少。
这些商人们对于鲁若麟能够在朝鲜占据一个岛,并且得到朝鲜王庭的承认还是非常佩服和羡慕的。
这些商人虽说在松江过的还不错,但是上头的大佬实在太多了,稍有不慎就是灭顶之灾,活的非常谨慎小心,处处仰仗着这些大佬的鼻息生存。所以对于鲁若麟这样实际上占岛为王的自由人是非常羡慕的。
大家正聊的热乎,有两个年轻士子走了进来,给在场的众人行礼道:“定成、仁学见过父亲和各位叔伯。”
鲁若麟定睛一看,还真是巧了,居然是李定成和王仁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