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日新月异的济州岛-《明末之兴汉》


    第(3/3)页

    以前都知道明军火炮犀利,但是如此阵仗还是让人心寒,要是两军对阵时被这样轰击,想想就感到恐惧。好在陆地上火炮没有海上移动方便,可以避其锋芒,但是眼睁睁的看着明军嚣张如斯还是让这些高傲的鞑子们感到憋屈。

    仗打到这个份上肯定是无法继续下去了,除非找到克制明军战船的方法,否则再多兵马出了海都是送死。好在明军也就只能在海上嚣张一下,陆地上还是满洲勇士的天下。

    看来还是小瞧了这个兴汉军的鲁若麟了,原以为他的火枪兵和弓弩兵是最厉害的,现在才知道人家最强的力量还在海上,根本就不是现在的大清可以抗衡的,实在是大清的心腹之患啊。

    对于那些逃跑的士卒,阿济格意外的没有去追究,亲眼见到了兴汉军战舰的恐怖,再去强求那些士卒不该逃跑就有些自欺欺人了。

    战后阿济格将熟悉鲁若麟的尚可喜以及朝鲜官员都召集起来,仔细的询问了鲁若麟的情况,并要求朝鲜尽快将鲁若麟的其他情况详细整理出来,他需要回去向皇太极汇报。

    朝鲜方面也非常郁闷,被清军胁迫攻击皮岛,本来还想出工不出力,结果被鲁若麟噼里啪啦一阵乱轰,损兵折将,船只损失不少,铁山港也损毁严重,真的是欲哭无泪,偏偏还没地说理去。清军才不会管朝鲜的损失,最后还是要他们自己买单。

    朝鲜虽然一直知道鲁若麟的战舰非常厉害,但是没有亲自感受过,现在终于亲身体验了一把,就是感觉太酸爽,不想再来一次了。李倧也是非常无奈,只是面对这种情况还能怎么办,装聋作哑呗,连谴责下鲁若麟都不敢,朝鲜的处境非常艰难,北地残破,流民遍地,他自己都是焦头烂额,根本不想和鲁若麟产生冲突。

    所以这次兴汉军与朝鲜的交战大家都非常有默契的提都不提,该做的生意继续做。甚至鲁若麟建议朝鲜把流民组织起来去挖矿,用煤炭、铁矿换土豆、玉米,先把今年熬过去再说。对此朝鲜也觉得不错,有工作有吃的就不会造反,重建工作就好做的多了。

    为此鲁若麟还特意佘借了一批开矿工具和土豆给朝鲜,以后用矿产来还就行。朝鲜王李倧感激的都哽咽了,如此良臣却被满清迫害与朝鲜分道扬镳,可恨啦。

    鲁若麟是巴不得朝鲜提供更多的原材料,现在济州岛工厂规模始终无法扩大,更多的原因就是在原材供应上,在如今的海运条件下,远洋运输更多的是贩卖高价值的商品,像矿石这种原材料真的很少交易。所以近在咫尺的朝鲜才会这么重要,只有朝鲜才会大量的提供各种矿石。

    在鲁若麟打掉清军的水师后,清军已经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皮岛的危急已经解除。沈世魁对鲁若麟出手相助非常感激,特意在皮岛设宴款待了鲁若麟,沿海总兵陈洪范也一起出席了。

    对于鲁若麟强大的海上力量,两人都非常羡慕,但是海船和火炮都是非常花钱的玩艺,没有雄厚的财力做支撑,想玩都玩不起。对于沈世魁的拉拢,鲁若麟不置可否,现在还不是投靠明朝的好时机,即使投靠了,未必会有一个好的位置,说到底还是本钱不够。鲁若麟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一旦计划实施完成,在明朝眼中的地位将会完全不一样,到时候再进入明朝的体系内发展起点就完全不同了。

    鉴于和朝鲜的关系已经不同,白翎岛上现在鲁若麟也驻扎了很多的军队和战船,随时可以应对北方发生的变故。

    济州岛的朝鲜驻军现在是最尴尬的,在如今的环境下再驻扎在济州岛就很不识相了,李泰正得到消息后就向济州岛提出回师朝鲜。好在这几年大家相处的不错,没有必要刀兵相见。李泰正其实是很舍不得走的,依靠朝鲜驻军的身份,他在济州岛也是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很是赚了不少。

    济州岛方面也没有为难李泰正,礼送出境,每个士兵还发了3两银子的路费,走的时候,这些朝鲜官兵那叫一个依依不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