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两个选择-《全职农夫》
第(2/3)页
如此,产地就连成一片,缺点就是要跟其他村民分利,张凡的利润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这个问题,杨镇长他们也曾跟张凡聊过。他们是希望张凡将产地尽可能扩大,还和村委实地考察过,张家寨还有那些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
他们都很清楚,整个张家寨,整个黄石镇,最核心的农业产地,其实就是掌握在张凡手中。
张凡的产业,影响到整个黄石镇的经济命脉。正是如此,他们迫切希望,张凡能尽快扩大产地,让产品成倍增长。
“要我说,还考虑那么多干什么?那天杨镇长、村长他们考察的时候,我也在场,村子南边,靠近大山的那一块,完全可以承包下来,有超过两百亩的优良土地。”陈保利有点急上火。
时间就是金钱呀!一本万利的生意,得捉紧时间。
陈保利建议张凡,以后山谷这边全种草莓,作为草莓园。另外新开发的种黑皮西瓜,搞一个西瓜园。
他比较讲究追求利润,不建议张凡吞并周边的土地,那样整合起来的,连成一片看似很好,但利润已经下降很多。
当然,他这是替张凡想,他自己本身的利润不会受到影响。
作为生意人,他无疑是非常合格的,张凡自然也都清楚。一开始,他想过整合周边的土地,已达到扩大规模的效果。
可后来认真想一想,村民不一定乐意,毕竟人家现在种植蔬菜赚得并不少。
“再看吧!一会我得去一趟七里村。”张凡说道。
“跟老梁?”
张凡点头,他跟梁经理已经谈好。对方三番四次去考察了张凡的养猪场,看到那些生猪的状况,就坚定了跟张凡合作的念头。
作为一个识货的人,不难看出那些生猪的质量,比市场上普通的肉猪明显要好。
原本,他提议收购张凡出栏的生猪,可张凡不答应。就这么卖掉,利润无疑是最低的。只要经过屠宰,进行一定的处理,利润就要高一些。
最重要的是,多一个屠宰场,就能让多一个村子收益,那才符合大家的利益。
经过双方的讨价还价,终于跟梁经理达成了初步的协议,双方合资在七里村建设一座大型屠宰场。
其实,梁经理也不算太吃亏。经过屠宰处理的猪肉,运输无疑要方便很多。拉一车的猪肉,比拉三车的活猪更加简单。
两人聊了一会,王飞鸿从外面回来。
张凡别墅房间多,陈保利、王飞鸿等人都住在张凡这里,多少也有图张凡家饭菜香的原因。
王飞鸿最近也是各种忙,腾云村的扶贫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不用他亲身恭维,但总得去瞧一瞧。
另外,腾云村那边,开始土地的整合。
那边的村民已经都签署了一份协定,据说还惊动了县里的领导,一位副县长下来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到现在,黄石镇已经成为茶县重点发展的核心镇。集合了茶县最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比如蔬菜基地、世界最佳草莓种植地、茶县最大的养殖场,以及腾云村即将要搞的药材种植基地。
一旦搞好,将会成为省内最大的药材人工种植基地。
“今天有五户人家同时破土动工。”王飞鸿跟张凡透露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