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狼之战(十三)-《革宋》
第(2/3)页
便是知道这些人其实没种,文天祥心里面还是忍不住大大不高兴。文天祥自己虽然不赞成赵嘉仁的决定,却只是因为觉得这么做说不出的‘不得劲’,还远不到拼上一切都要阻止的地步。理宗重用內侍董宋臣的时候,文天祥二十多岁。贾似道权倾朝野,文天祥也不过三十岁。那时候的他尚且敢主动辞官,上书大骂。到了60岁的现在,文天祥更没有理由委屈自己。
所以文天祥反问:“你若是觉得这政策不对,何不上书?”
“已经有人上过奏折,能做到部长的官员都是朝廷栋梁。派去县里任职,那是大材小用,徒耗人才。只是官家威福自用,我等也没办法。”民政部长叹道。
“哦?是你亲自上书?”文天祥好不容易才忍住讥诮。赵嘉仁认为年轻的知县往往没有能力看穿哪怕只是一个县的事情,他们在县里任职,也就是当当官,积累经验。并无办法彻底改变一个县的面貌。反倒是公认的大奸臣蔡京、丁大全,功利实用。修木兰陂,开辟白鹤岭道,让从根子上解决了两个福建穷县的问题。大奸臣尚且能做到,良臣反倒应该做不到么?文天祥绝不能接受这个逻辑。
感觉到自己的话并没有得到文天祥的认同,民政部长收起喜色,“是其他官员上书。我没有上书。”
文天祥本想说点啥,最后还是什么都不说,让民政部长走了。
之后几位进士出身的官员被邀请到吏部,等外交部长卢柏风谈论的时候,卢柏风态度很坦荡,“我们外交部与理藩部已经给官家上书,我们的差事本就是管理,放到县里大材小用。便是派遣,也要派遣到海外各个藩国去做节度使或者都督。”
如此自信的发言让文天祥总算露出点笑容。这才是文天祥认同和喜欢的回答,堂堂部长连这点自信都没有,这部长白当了。他问道:“官家怎么讲?”
进士卢柏风爽快的答道:“官家说,现阶段搭建制度比当官重要。你们的确适合到海外,不过到了海外之后也得干这些打基础的事情。我们这边是想让官家多给我们些好处。事情暂时到了这个地步。”
“你们不怕官家生气?”文天祥对如此说法比较意外,他知道自己是说不出这样的话。
“官家若是个遇到事情就生气的人,哪里能有这样的功业。官家说的清楚,现在若是开了这个先例,以后人胃口只会越来越大。所以他原则上不赞成。”
这下文天祥心中有些好奇,“为何?”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卢柏风来了一段韩非子的《五蠹》。
文天祥听了之后连连点头。在古代,男人不用耕种,野生的果实足够吃的;妇女不用纺织,禽兽的皮足够穿的。不用费力而供养充足。人口少而财物有余,所以人们之间用不着争夺。因而不实行厚赏,不实行重罚,而民众自然安定无事。现在人们养有五个儿子并不算多,每个儿子又各有五个儿子,祖父还没有死就会有二十五个孙子。因此,人口多了,而财物缺乏;费尽力气劳动,还是不够吃用。所以民众互相争夺,即使加倍地奖赏和不断地惩罚。结果仍然免不了要发生混乱。
这其实就是后世所谓‘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观点。在工业革命之后,大约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西方人口生产上的“两高一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就逐步被“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趋势所取代。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高死亡率的各种因素,是人口再生产与农业时代生存资料实现匹配的关键过程,马尔萨斯说战争、饥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人口数量要在某种方式和程度上与农业发展成比例的观点是一个内含的逻辑。马尔萨斯提出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这个理论就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文天祥并不知道另一个时空里面马尔萨斯这个人,却对这样的真知灼见非常赞同。更不用说赵官家的回答角度刁钻,却直指本心。忍不住就继续询问赵嘉仁到底怎么看这个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