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臣下-《北雄》


    第(2/3)页

    新陈代谢倒也不算慢,就是显示在臣下们的才能上,很多时候都呈现出退化的趋势。

    换句话说,突厥的精英阶层一直在走下坡路,即便偶尔能出现些人才,也会被老资格们死死压在下面。

    这是官僚体制上的差异,另外就是人口基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能够依仗的其实就是两点,一个就是环境,另外就是成群的骑兵,其他的都乏善可陈。

    平日里这些位高权重的人离着远,一辈子也不一定有一次见面的机会,只能隔着遥远的距离相互交锋,谁占据了上风也很好分辨,都表现在两国的边境线上。

    前隋时期,表现的尤为明显,突厥势大之时,不论是西域,还是长城外的地盘都是突厥人的,时常还要南下骚扰。

    等到前隋声势大张,文皇帝父子被突厥人奉为圣可汗,前隋的疆域便迅速扩展开来,北边的触角蔓延到云中草原的腹地,榆林马场更是稳若泰山。

    东北方向,营州等军镇几乎隔绝了突厥和高句丽的联系。

    西边的西突厥年年遣使来朝,大隋也设下了鄯善,尹吾,西海等郡,将汉时的丝绸之路重新延伸到了遥远的西方。

    而隋末战乱之后,突厥重新取得了优势地位,长城外的地方就又丢的差不多了,河西地区,榆林地区,定襄郡,营州等地都一股脑的荒废了下来,大多成了突厥的盘中餐。

    …………

    如今大唐重新陆续收回了前隋的疆土,在两国交往中渐渐取得了主动权。

    盟会之时,两国的臣下们也有了面对面交锋的机会,而不比不知道,一比之下,则是稀里哗啦。

    这种对比在上次盟会时就很明显,两国精英坐在一处,就像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凑在了一处。

    匈奴王把苏武等人弄去北海放羊,估计就是感觉到了这种文明上的差距,想要打掉衣冠楚楚的汉人的威风,让他们去做了羊倌,看你还有什么好骄傲的?

    实则这是一种不懂中原文明的愚昧表现,文明是一个内在的东西,可不是你让他狼狈的放牧就能顺便抹去文明的痕迹的。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