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京城的反击(二)-《革清》


    第(2/3)页

    高庞周围的镇江同学们一个个想说啥,却说不出来。很明显,如果他们考上了,此时差役当然不会拉下给他们报喜。每个人神色都极为复杂,甚至是颇为尴尬。

    看着这帮同窗的神色,高庞总算是恢复了正常,“几位大哥,我请你们喝酒。”自己这完全不准备等放榜的人考中,其他等着放榜都没考中。高庞能明白这帮兄弟心情会很不好。

    客栈老板十分麻利的备好一桌酒席,高庞塞了一锭银子在老板手上。老板把银子紧紧攥在手心,却推辞道:“怎么能要进士公的银子。”

    “方才真是多谢。”高庞说道。话音方落,就听脚步声响,竟然是吕大人推门进来。

    见到有贵客,客栈老板先给吕大人见礼,手里攥着高庞给的银子出去继续忙活。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由不得高庞决定什么。会试结束之后的流程早就安排好了,先是由监考官以及新加入的一些大学士们对参加殿试的考生进行一次复试。复试之后确定这些考生学问没啥问题,就由皇帝进行殿试。

    吕大人盛情邀请高庞到他家暂住,高庞没有立刻答应。等吃完酒席,吕大人告辞。当天晚上,几名本地举人也一起向高庞告辞。

    想到今天早上还是自己向这些人告辞,高庞也觉得有些讪讪的。若是昨天走,就不会把事情弄到如此尴尬。

    正如之前吕大人所说,此次恩科进行的极为迅速。复式,殿试一气呵成。在防御森严的紫禁城保和殿中,高庞抬头看了看端坐大殿座位上方的年轻皇帝弘昼,又看了看弘昼座位上方悬挂的‘皇建有极’牌匾,这才低下头开始做卷子。

    殿试之前的复试同样在保和殿进行,那次是考官们又出了一套题,由这些被选中参加殿试的人进行。高庞就没有上次幸运,有一道题引用的四书内容记不太清楚。本以为会被刷掉,却没成想自己还是通过了复试。

    真正的殿试就考四书五经,而是考策论。看完长达几百字的题目内容,高庞觉得有点麻烦。此策论题目明显引用了两位大臣在讨伐霍崇时的奏折。看行文内容颇为乐观,高庞回想自己听到的大汉军队战史,有可能是两位前山东巡抚李树德与谢赐履那次。

    回想了他们的失败过程,高庞开始寻找策论基础,就是讨伐为何会失败的内在逻辑。

    霍崇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高庞让自己先将这个基本点卡住,联系了从李树德谢赐履之败到现在的一众变化。在稿纸上做了几次逻辑关系模型之后,高庞找到了一个点。随即写下‘维齐非齐’四字。又刷刷点点写下‘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一,众齐则不使。’

    有了基本论点和内在逻辑,高庞就开始做策论。

    殿试是从早上开始,一直考到黄昏。考生们可以用桌上的碗喝水,可以在太监监视下上厕所,却没有饭吃。要么饿晕被抬出保和殿,要么写完之后走出保和殿。二选一。

    高庞早上吃饱了饭,此时刷刷点点写到了中午才写完草稿,已经写了三千字。

    放下笔,喝口水,高庞回想起半山先生所说的殿试要点。策文不限长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特别强调书写,必须用正体,即所谓“院体”、“馆阁体”,字要方正、光园、乌黑、体大。从某种角度来看,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对着自己所写内容再进行逻辑梳理,高庞把很多明显是发散的思维删除,整理之后开始誊写。到了夕阳西下之时,一篇策论总算是写完。

    高庞此时只觉得大大怀疑自己的逻辑是不是弄错了,又感觉身上发虚。便知道自己是饿的有些虚脱。在霍崇那边对这样的状态做过详细讲述,身体越是虚弱,就越是疑神疑鬼,胡思乱想。

    既然此时自己已经如此,那就没必要再做思考。高庞知道自己的上限仅此而已,检查完没有错别字,随即交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