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千万富翁-《混在19世纪美利坚》


    第(2/3)页

    汤姆:“刚开始他们没经验,卖便宜了,我算了下,大概低的36美元左右。高的53美元上下。”

    乔治:“……这么说吧,你这几船货,挣了多少钱?”

    汤姆:“到目前为止,我一个美分都没见到,我把部分白银变成了货物,正在运往欧洲和美洲。”

    乔治恶狠狠道:“起码有个预估吧?”

    汤姆:“……如果把亚洲欧洲所有船上货物销售一空,纯利润应该能超过600万美元。”

    乔治惊吓:“……怎么可能?如果是这样,你的财富已经过了千万?”

    汤姆:“这并不奇怪,大栓枪毕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之一,实战表现更出色,供不应求很正常。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都愿意花钱购买。还有很多其他货物,比如胖子的布料呢绒法兰绒,价格也不比欧洲的高。如今满船的茶叶丝绸瓷器如果全部销售,又能挣不少钱的。”

    真实历史上,有一个美国船长驾驶着一艘普通的200吨级小船,横渡太平洋去中国贸易,回来后一算账~净赚5万美元。

    汤姆船多,还都是大吨位,货物更是独一份,又赶上太平天国和欧洲的局部战争。加上最近又弄了一船二手的大栓枪运了出去。

    实际上,汤姆一开始对于大栓枪的定价是不低于30美元,与摩根堡相同。加上运输费用,每支也不会贵很多,毕竟也就5公斤不到的东西。

    但是,这个时期中国的白银实在是太多了,购买力十足。历史上广东十三行一场大火都能烧掉4000万两白银。融化的银水,甚至流淌成一条河。

    现代中国人对那时中国的印象是~穷的可以,其实真实的描述应该是~贫富差距极大。

    那时中国的银行业务非常繁荣,四川商人如果想购买洋货,只需要在当地钱庄贷款,几张纸而已,然后信件形式发往上海,上海的钱庄直接给洋人拨款,洋人交付货物,然后装船沿长江直奔四川。

    洋货遍布中国,没有相应的金融系统,物流系统,是不可能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本土的实业奄奄一息,小农经济在洋货的冲击下,纷纷破产。加上后来关税还被外国掌控,毫无生存发展的可能。最后每况愈下,中国逐渐从占世界gdp约50%的第一经济体变成一穷二白的穷国。

    小农经济的风险抵御能力之差,可见一斑。生产力低下,农产品毫无价格优势,缺乏竞争力。

    滑稽的是,现在还有人在鼓吹人为保留小农经济。大概是在玩郑国渠吧。

    常有人说中国和日本同时维新,中国失败了,日本成功了。其实他们比较的对象错了。19世纪100年的世界真实局势应该是~英国一家独大,美国成功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失败。

    很少有人告诉你,19世纪初,美国就是个小国,以农业为主。人口不过五百万,土地不过阿巴拉契山脉。

    但是,在19世纪末,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国土更是翻了十余倍。所谓美国靠两次大战发财其实是不符合实际的~准确的说是更富了。

    并且这个发展速度远超苏联,跟现代中国相比也毫不逊色。

    所以美国对苏联所谓的成就其实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更牛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