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间岛问题背后-《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2/3)页
所以,图们江的水,其实浑着呢。
日本人在中东路无处染指后,目光重新又扫到这里,他们意图在这里打开一条通向东北腹地的通道。当然,直接派兵是不行的,中华民国好歹也是为列强承认的主权国家呢。于是,他们使用了最拿手的“先礼后兵”招数。
办法是让生活在延边地区的朝鲜人乱起来,然后日方再以“平息事态”为由派兵堂而皇之地进入该地。根据在东三小蚕食的经验,只要是日本兵到达的地方,就将是日本势力实际控制的范围。
这不,一则朝鲜垦民暴力抗拒当地行政管理的消息引起了张汉卿的注意。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作为东北目前的财政主要来源之一,农业税是张汉卿赖以发展东北经济的基础。按照中国千年来已经深入人心的道理,种地纳粮是应有之义。这时可不像后世,种粮不但免税,还有直补。
随着张作霖实力扩大,奉系对于东北的控制也开始由大中城市落实到基层,特别是土地改革的进行,政|府对一线乡村的触脚比以往夯实了许多。各乡镇派出所、财政所、政|府,与人民党基层党支部一道,牢牢地把持着行政权。
针对吉林南部朝鲜族民众多的特点,自治政|府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个大概念,来引导民族主义倾向。仿效后世户籍制度,在这片土地上有效排查了“双重国籍”、越界朝民和日侨。
井然的秩序,让日本人无法兴风作浪,因此就人为地发动动乱。组织者就是在晖春一带极有名气的“一进会”北垦岛支部。
“一进会”是韩人社团,原本是为卖韩媚日服务的,后来又成了日本向中国扩张的帮凶,在所谓“间岛问题”上也扮演重要角色。它很早就向间岛地区渗透,1905年10月,一进会就派会员李光洙“巡视”间岛。此后大批一进会员移民间岛,他们在临江六道沟设立总部,并在间岛其他地方设立许多分支机构,进行各种侦察和破坏活动,与日本的“间岛派出所”狼狈为奸,企图攫取当地的主权,比如一进会的头目之一金禹龙就在间岛派出所任职。
对此,《吉林旧闻录》一书有详细记录:“韩人于延、珲、和、汪四属,举族来迁人数已逾四十万。匀计户口,韩人将过半数,期间多桀黠者,多‘一进会’中人,领荒租地,诡托混冒。吾深惧‘一进会’为犬,而日人嗾之、‘一进会’为傀儡,而日人牵其绳索而动也,则延边即朝鲜之复辙也。履霜坚冰,亦曰殆哉!”
清朝政|府对于一进会持不欢迎态度。吉林当局制订的《保守主权14条》中明确规定:“越垦韩民既守从中国法律,便是我国之垦民。又有入韩国一进会者颇多,似此种人,不论其是否我归化韩民,即行逮捕之,亦以民事刑法分别处治之。”但有日本人在这里撑腰,事件一旦牵扯到“友邦臣民”,曾经的天朝上国对它的原小弟就没有办法了,一进会一直是中韩边界上令清政|府头疼的问题。
东北一统于张作霖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张作霖沿袭之前作法,对垦荒韩民进行改土归流。愿作中国之公民者,给予户口,认可并保护其耕地;不愿为中国之民者,限期驱逐出境,并没收土地。这样,原先被一进会控制的民众开始分化,在吉林政|府的压力下,许多韩民表示愿意归顺----他们本来就是天朝大清属国之民,对此殊无抵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