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八仙问路-《摸宝天师》


    第(2/3)页

    从这幅画的情况可以看的出来,八仙过海的画作是分为两部分来创作的,因为这幅画的中间空开了一个椭圆形的留白,也就是说这幅画还有另一半的存在。

    其实这种画作的创作手法,在古代并不稀奇,唐伯虎就曾经曾经就有一副《春香牡丹园》也是这种横幅分离式的创作方式。

    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曾经有一副一米八五的画作是分三段下来创作的手法。

    这种分离式的创作手法,可以进一步的细化主题细节,更加完整的展现画作的内容。

    再来看这幅画的落款,右下角的部位留着一个正方形的印章,印章当中清楚的刻着两个字,反、木。

    沈秋只看了一眼,就马上辨认出这是谁的作品,因为在历史中,用这个方式印章的人只有一个,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乾隆年间鼎鼎大名的扬州八大怪之一的郑板桥。

    “这幅画应该就是郑板桥晚期的、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副作品《八仙问路》。”

    “沈大哥?这是郑板桥的作品?”左小青拖着粉嫩腮红疑惑不解:“郑板桥不是专门画竹子很出名的吗?怎么也会画人物的画作?”

    沈秋摇头说道:“郑板桥专注画竹子没错,但不等于他不去尝试画别的,这幅《八仙问路》应该是他的后期作品,你看这几个人物的刻画,每个人都刻画的有血有肉、饱满立体、尤其是这个八个神仙身上的仙气,犹雨雾缭绕、不染凡尘俗气,虽然郑板桥的竹子画的好,但我要说的是,这几个人物也画的极其优秀!”

    “沈大哥?那我家的这幅画是不是真迹?我在江城的时候找到过章总,章总说这幅画是半真半假?这又是什么意思?”

    “没错!”沈秋点头表示理解,指着最前一个人物,也就是画作中铁拐李的形象说道:“你们仔细看这铁拐李的刻画,从他的下半部分开始看起,是不是觉得他下半部分的笔墨偏淡了许多,这么以来就跟他的上半部分、以及其它区域的刻画区别了开来。”

    “按理说一个成熟的画家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低级错误,尤其是郑板桥这种名气斐然的大家,许多人都觉得这是个破绽,其实我告诉你们,这幅画本身创作出来的时候,就是这幅模样!也可以说是郑一个破绽!板桥先生特意留下来的一个细节!”

    “啊?”左小青对此尤为不解:“沈大哥?怎么会有人专门在自己的画作上留下这么明显的破绽漏洞,这显然是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