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先退后进-《兴汉室》


    第(2/3)页

    “诶,朝廷的形势我越发看不透了。”刘和点点头,忧心的叹了口气,伸手摩挲着桌案上墨迹未干的辞表:“董承猖獗如斯,以天子之英睿,如何能容忍其至今日?纵然是皇后有嗣,正得宠信,也不该……”

    孙资本是为了劝说刘和暂避锋芒,打董承一个措手不及,如今目的既已达到,他的神情便也轻松下来。在心中斟酌一番后,孙资本着与刘虞的君臣之义,多说了几句:“长秋宫有孕在身,这确是其一,年前宋氏遇难,皇嗣险些不保,最后艰难降诞,也是身体虚弱。故而天子即便要除董氏,也得等到皇后生产之后。”

    刘和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似乎不知是从何时开始,皇帝的做派比以往要多了些温度,这要是放在以前收拾宋氏的时候,盛怒之下,哪里顾及到宋氏腹中的皇嗣?

    “这其二,也是想借由董承,摸清一番朝廷诸公的情势。”孙资慢慢悠悠的捧起茶碗,一口饮尽。

    皇帝若是想借此看清那些想要除董的人究竟有多大的能量,或是想在继杨氏、黄氏接连失势,管宁、朱儁死后,靠着众人谋除董承以发泄怒气。那么刘和此次选择主动退出风波中心,岂不是正正好?

    果然,似乎皇帝也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在刘和主动上辞表以后——在别人看来这俨然是不堪受辱的气概。皇帝下诏温言挽留,在诏书中回顾了刘和在大司农任上做过的几次突出贡献,然后话锋一转,又重申了‘亲以身践’的论调,将刘和调任吴郡太守。

    郡太守是二千石,九卿是中二千石,刘和此次不啻于降职,虽不是罢黜,但仍让董承大吃了一惊。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让刘和离开长安,这意味着他与刘虞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刘和这么一退,别说是樊稠的事得不到解决,就说是他又将再树一个政敌。

    这是个不合算的买卖!

    可董承已经来不及挽回什么了,现在的这股舆论似乎不再受他的控制,刘虞为儿子感到委屈,已经与董承结下梁子,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不光是董承,就连他的那几个一向胸有成竹的幕僚谋士都拿不定主意了。

    刘虞的回应很快就来了,在一次朝会过后,刘虞在陛阶上拦住了卫将军曹操,两人寒暄数语后,刘虞自然而然的提起了近期樊稠的去留问题:“凉州边陲之地,真有骠骑将军所言那般凶险么?好像是才平的羌胡,这没过多久,又是汉羌龃龉,易滋争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