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章于澄的理想求推荐票-《医疗黑科技》
第(2/3)页
陈长安对他的第一印象还是十分不错的。
不过既然是面试,当然要认真的了解一下对方。
陈长安放下手上的签字笔,往后微微一仰,靠在椅背上,闲聊似的问道:“于先生之前在投行做多久了?”
虽然于澄的年纪要比陈长安大十岁左右,但是被年轻的陈长安问起问题来,他竟然有一种被领导问话的紧张感,这就是权势给人带来的压迫感。
哪怕陈长安年轻,但是执掌瑞康的这两三年里,他的气势也与日俱增,上位者的气度越来越深。
于澄稍微有些紧张的回答道:“我在投行已经做了十年了,从大学毕业就入行,一直在投行做到现在。”
陈长安满意的点点头,他看上于澄的一大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他经验丰富。
“于先生在投行圈也算是老资历了,说实话,我其实不太懂金融操作,所以如果于先生觉得我的问题太业余了的话,尽管提出来,我也想学习一下金融方面的知识。”陈长安稍微捧了一下于澄,这种专业人士,还是要给一些面子的。
但是于澄却十分谦虚的说道:“哪里哪里,陈总在商业运转方面的能力可是一等一的好手,您联合国内其他呼吸机厂商一同将外企赶出市场的操作,十分的大胆且有效,做了很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非常的有魄力!”
于澄倒不是故意谦虚,不管怎么说,陈长安二十多岁的年纪接手瑞康医疗,不但没有带着公司走下坡路,这几年还连连做了不少大动作,瑞康的市值在他手上翻了五倍还要多。
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算他心里觉得瑞康医疗在资本方面的操作很弱,除了贷款过一次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金融层面的动作,但是他却一点不敢小看陈长安的眼界,丝毫不敢自大。
陈长安笑了笑,没有在意于澄的话语,他要不是有黑科技带来的底气加成,哪里会有那种魄力将有创呼吸机的利润让出去一些,他只会和其他企业一样,把技术捂得死死的。
没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深入,他又继续问道:“于先生,冒昧问一下,我很好奇你为什么要放着高盛亚洲的执行董事职位不做,反而要辞职找新的工作呢?”
“你在投行经营十载,所有的人脉关系都在投行圈里,这样贸然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风险有些太过高昂了吧?”
投行里的职位划分和一般公司不同,经理,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执行董事,董事总经理,合伙人等等职务只是一个层级,而并非一个行政职务。
于澄之前担任的执行董事并不是高盛亚洲的董事会成员,而是管理多个项目或团队,承担业绩指标,配合董事总经理层级的工作,算是项目领头人级别的一个职位,已经算的上是高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