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接连告捷-《五代河山风月》
第(1/3)页
五月二十,天空下起瓢泼大雨,又一年盛夏。
空气中的炙热被漫天大雨涤荡一空,水幕在天地间连接,大量雨水倾泻而下,哗啦啦的雨声远近交替,遮盖天地间一切声音。
小女孩跪着红镶金的软毯,趴在胡床上,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呆呆看着院中水花,远处老梨树下平时玩耍的秋千在风中空荡荡轻摆,砖石缝隙中的小草在暴雨中摇曳。
“燕燕,进里面去,小心着凉。”萧思温笑呵呵的拉起自己聪明的小女儿,让她到里面去。
女孩起身,好奇的问:“爹爹,为什么天会下雨?”
“因为有天生有云。”
“为什么会有云?”女孩好奇的歪着脑袋问。
“因为.......因为气的流动被山挡住了,古书里是这么说的........”
“那气是什么?”
“咳咳,你先帮爹爹去厨房看看,问问他们羊肉什么时候烤好。”萧思温连转移话题,把这件事搪塞过去,女儿点头,蹦蹦跳跳的往厨房方向跑去,他终于松了口气,差点出丑了。
随即摇头笑起来,这两天他心情很好,自从来南面担任南京留守之后,他一直想做出点功绩出来。
上次他们契丹大军南下渡过黄河占领中原都城大梁仅是十来年前的事,如今他们这些后辈怎么能辱没先祖。
他也有私心,他想凭借战功往上爬,辽国有南北两院,北院在上京,南院在南京幽州。
北院管理契丹本族事务,南院管理各族事务,他心里有数,南院虽然重要,但北院才是政治中心。
辽国选官学习中原设科考试,沿袭唐制,科举考试词赋为正科,律法为杂科(后改为词赋和经义),以前太祖皇帝时期求贤若渴,几乎是隔三差五就有科举,之后慢慢改为一年一次,但频率依旧比中原还高;
而他们大辽国的科举参考人员大多是汉人和渤海人,这导致辽国中低层官员中有很多汉人,但最高层始终是被耶律家和萧家这两契丹本族的帝后家族把持。
辽国高层中也有汉人,但是少数。
身为萧家后人,宰相萧敌鲁之侄,辽燕国大长公主的驸马,萧思温出身尊贵,注定不凡,他也有着很大的抱负,他不甘于只留在南京,他也想回到上京,回到政治中心去。
当然如果让他留在幽州也非不可,南院在辽国也是举足轻重,辽国大量中层官员都是汉人和渤海人,理国治民都是这些人,辽国自然十分重视南院,不过他至少该以南院大王的身份留在南京。
这次萧思温就找到了个好机会,趁着周国边境空虚,出其不意打下对方一个边境县城,这将成为他向上请功的资本。
萧思温心里有数,辽国和中原打来打去已经有几十年,再边境上夺取一个县不算什么大功劳,毕竟十三年前他们还进入了大梁城呢。
但功劳是同样的功劳,也要看是谁立的,如果普通将领立下这样的功劳顶多一些加赏,可他是萧家嫡系,是驸马,是宰相之侄,那么再小的功劳到了上京也能起波澜。
这就是他的打算,所以这几天萧思温心情很好。
萧思温觉得自己很高明,他既准备邀功,又很懂得把握尺度,他心里有数,不能和周国大打,这些年周国在南方做得大事他都清楚,周国大将史从云接连打败蜀国、唐国、南平、武平,名声很大,他不想与周国开大的战端。
辽国精锐大军都在北面,全面开战他不是周国的对手,所以他只攻取一个县,这种小打小闹在两国边境时常发生,周军南面还有唐国、蜀国、南汉国、吴越等。
吴越是周国藩属,但唐国曾经派人从海上来幽州联络过他,请求他从北面协同攻周,蜀国也和周国打过仗,有血仇,而南汉的情况萧思温不清楚,因为太过靠南。
但他觉得背后还有这么多国家存在,周国定不会为这小小的一县之地与他大兴干戈。
每想到这样的算计萧思温都有些得意,如此用不了几年他要么升任南院大王,要么回北院担任要职也是可以想见的事。
正当他想着将来的美事时,有士兵披着蓑衣冒雨进来,“驸马,南面有新消息。”
“什么消息?”萧思温瞬间紧张起来,连问。
“前线的斥候回报,周国在沧州又增兵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