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幸福的味道-《我的1982》


    第(2/3)页

    最为重要的是,那个年代,农民除了过年,平时几乎看不到什么有油水的东西,家里面的劳力如果吃饱饭,那么,其他人基本上就都要挨饿了。

    不光是工值低,而且他们还要负担起来一些大型的水利设施建设和一些其他建设的搬运工作,这些都是无偿的,就好像是古代时候出徭役一般。

    这个时候,他们干活的积极性十分低下,甚至每天就是混日子,能够混一天就是一天。

    七十年代农民则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粮食因为有了一些化肥和农药,逐渐开始增收,一大部分农民能够吃上饱饭了。

    董国忠和梁国富告诉李忠信,当时农民在生产队劳动,每年生产出来的小麦和粮食有三分之二交给了国家,还都是把最好的交给了国家。

    当时如果只交一半的话,农民全年就可以吃上白面馒头的。

    但当时农民和集体的觉悟高,觉得只要是为了国家建设而作出的贡献,心里都觉得踏实,有意义!!不后悔!!

    没有人民战士保卫国家,没有工人兄弟生产出来所用的机器,国家是不会发展起来的。

    正是有了农民这样无私的奉献,正是有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这才有了中国的今天。

    靠天吃饭的农民苦,如果风调雨顺的年景还好,一遇到灾年或者是粮食大幅减产,那么,最苦的就是地里刨食的农民了。

    而到了改革开放土地开始承包后,农民有了积极性,粮食才这有了大幅的提高,特别是前两年时间国家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开始自主生产化肥农药了,农民能够在种地的时候,能够买得起这些生产资料,能够买到这些生产资料。

    生产队时亩产几十市斤,承包后,每亩立刻增产近十倍。

    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

    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