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芯的起点-《造车》


    第(2/3)页

    “前轮传感器信号传输正常——”

    拿着对讲机的工程师看着电脑屏幕,跟位于车辆副驾驶座忙碌的同事反馈道。

    “方向盘传感器信号正常——”

    ……

    单从现场超过百人的各路工程师集结,就能知晓今天测试的项目属于大阵仗。

    当中华集团老总韩皓现身一刻,整个试车场气氛达到高峰,大家都知晓今天的测试有可能会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留下厚重一笔。

    按理说,韩皓也算是历经大风大浪的人物,一般新车型的路试他都很少到场。但今天却破天荒现身旁观,说明在眼前两辆常见的中华“秦”身上拥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很明显今天中华“秦”只是配件,主角是安装在它身上的某样零部件。

    韩皓首先跟友商的工作人员们问好,感谢他们近些日子付出的辛勤劳动,在过年前把这项大工程完工收尾。

    跑道上已经摆放了几十来个红色桩桶,伴随试车员扣上安全带,预示今天的重头戏很快就将开始。

    “轰——”

    职业试车员大力踩了一脚油门,用声浪来告诉在场所有人——好戏即将开始!

    在众目睽睽之下,两辆“秦”依次启动,前后间隔200米范围开始在跑道奔驰起来。

    大半圈热车完毕,“秦”开始接近矩阵式间隔的红色桩桶区域,开始了真正的测试过程。

    “吱——”

    一声长长的刹车声响,“秦”从时速100公里猛降到60公里,试车员摆动方向盘,车辆开始围着红色转筒蛇形绕弯行驶。

    “咯噔——咯噔——”

    高速过弯状态下,“秦”的尾灯在不断闪速,预示着车辆ESP系统开始介入工作。

    不远处工作站的电脑屏幕上数据不断实时刷新,一字不漏地记录着全过程。

    每秒25次的刷新频率,显示ESP系统正在时刻监控检测试车员的行驶意图和实际路况,以此通过微处理器控制车轮、发动机以及自动变速器来保持车辆稳定行驶。

    不到一分钟的绕桩时间,“秦”不断发出咯噔声音,显示在极限状态下ESP系统在努力保持车辆正常前行。

    两辆“秦”先后飞速通过最后一个桩桶,在试车员的极限操作下没有冲出跑道,缓缓停在在终点线上,预示此次测试结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