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艰难的决定?-《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2/3)页

    老军医痛苦地低声道:“这伤寒疫症,不仅传播能力极强,且药石难医,近乎不治之症。

    当下幸而控制及时,老夫建议趁病势未扩散之前,将这些患者尽数驱逐,或干脆将他们……”

    说到最后,老军医脸部抽搐,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跟着一阵痉挛。

    这提议太疯狂了,楚云本想这么说,但这话卡在喉咙半天,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

    生逢乱世,活着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道理楚云早在几年前就深有体会。

    老军医的建议和想法虽然疯狂又残忍,但也有他的道理。

    如果真的索性讲这些病患全部驱逐,或者屠杀殆尽,这种做法虽然残暴不仁,但楚云心中哪怕有一万个不情愿,也必须必须承认,这是控制疫病扩散恶化最有效的办法。

    这些携带着疫病的患者一旦被清除,病院也就不复存在,这场很可能演变成浩劫的瘟疫,大概率可以就此被扼杀。

    牺牲少部分人,却能让更多的人得救,这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办法,但这世上有很多事本就不存在完美的结局。

    郭嘉陷入漫长的思索中,楚云像是在竭力摒除邪念般吐出一口浊气,问道:“老先生,真的就没有其他办法了么?”

    老军医苍老的面庞上,神情显得更为挣扎:“能救治这伤寒之症的,当世唯有一人,除非中郎将能将此人请到下邳,否则的话,即使疫症暂时得到控制,但不出七日,定会有更多军民感染此症。

    到时,要不了多久,整个下邳都会沦为一座死城!”

    看老军医的脸色,这番话怎么都不像是在危言耸听。

    “不知那人是谁?!”楚云不愿放弃这最后一丝希望,迫切地追问道。

    “他名叫张机,字仲景,南阳涅县人士。

    此人虽比我年轻,但医术高超已近通神,十年前我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交流过关于医道的见解,说起来,这运用苍术预防疫病之法,还是老夫从他那儿学来的,只不过他喜用白术,而我更喜欢用苍术。”

    医圣张仲景的大名,对于身为穿越者的楚云来说同样熟悉,楚云依稀记得医学上堪称巨作的《伤寒杂病论》就是出自此人手笔。

    “不知这位张仲景先生如今身在何处?”郭嘉抱着一线希望问道。

    老军医无奈地摇头道:“此人行踪飘渺不定,平日里四处漂流只为悬壶济世,行医救人,老夫也不知……”

    听到不出意料的答案,本就没报多少希望的楚云与郭嘉二人,还是一阵气馁地将脑袋耷拉下去。

    “老先生,除此之外,真的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明知问的是一句废话,楚云还是不愿放弃。

    拯救所有人是天真如孩童般的想法,可楚云不愿就此舍弃自己的良心。

    然而在这乱世之中,良心又值多少钱呢?

    “中郎将宅心仁厚,老夫深感敬佩,可实不相瞒,老夫敢打包票,此伤寒之症除了张仲景外,不但老夫束手无策,其他人同样没有医治之法!”

    行医数十年的老军医见怪了无数生命的逝去,尽管如此,他还是怀揣着一位医者的本心坚持走到今天,别说楚云心有不忍,如果现实情况允许,他同样是宁死也不愿提出如此惨无人道的办法。

    “那好吧,我们先回去吧……此事我需要如实汇报给司空大人,至于怎么做,也要由司空大人定夺……”

    楚云如丧考妣地说着,三人一同回到先前的营帐,准备带众人先离开这危险之地。

    不信邪的楚云,在离去前向其他军医、医者们询问是否有医治伤寒疫症之法,结果如老军医说得一样,绝大多数医者连连摇头,闭口不言,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已经做好连夜逃出下邳的打算。

    正是因为他们多少通些医理,所以比寻常百姓更清楚这伤寒之症的可怕,至于诊治伤寒?在他们看来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

    如果伤寒之症真的能医治,过去的几十年内,又岂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因伤寒而丧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