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云儿,你的话简直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啊!叔父多谢你了!”曹操激动得双手搭在楚云的肩上,接着失态地将楚云抱在怀里,像是在抱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楚云所不知道的是,近日来,已经有不少朝中文武,表露出对袁绍的畏惧,甚至有些身兼要职的重臣,都建议曹操向袁绍献媚低头,求和讨好。 这让曹操原本就不大坚决的心,更为动摇,已不知多少个寂静深夜里,他都在只身苦苦做着自我斗争。 是继续与袁绍抗衡到底,还是索性放弃好不容易打拼得来的一切,向袁绍低头,以求得后半生的荣华富贵? 这种抉择,没人能提曹操决断,他甚至连问都不能去问任何人。 他的身份,已注定他不能向任何人暴露自己的软弱,一分一毫都不行! 正因如此,当他现在听到楚云这番话,得到切实的激励,从而重振雄风,也重拾了与袁绍相争的勇气。 楚云在曹操最软弱犹豫的时候,给了他最迫切需要的鼓舞,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如何能让曹操不深为感动? “叔父,侄儿……侄儿快喘不过气了……”没弄清曹操为何如此激动的楚云,脸红地说道。 曹操也是老脸一红,心想这下自己树立多年的威严形象可是有点崩塌的意思。 不过他也不在乎了,反正就楚云、曹昂、郭嘉三人看见,怕什么! 松开紧抱着楚云的手,倒退两步后,曹操重新坐回圆桌上属于自己的座位,整顿情绪同时问道:“云儿,跟叔父说说,具体该如何布防吧,这时候就莫要再卖关子了。” 见曹操如此认真,楚云便干脆道:“叔父,侄儿料想张燕不出七日,就会大败,且极有可能就此殒命,或者他运气好能捡回一条命,也会损兵折将。 到那时,袁绍势必整军来犯,我意,由侄儿亲自守白马,由师兄、奉孝一起,率羽林诸将,还有乐进将军,守延津。” “你一个人,跟东郡太守刘延,能守得住白马么?”曹操倒不是质疑楚云的能力,只是生怕楚云有个什么闪失。 楚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道:“不能。所以还要请叔父准许侄儿带上一位将军一起。” “何人?你但说无妨。”曹操不假思索地挥手道。 “关羽,关云长!” “我倒是差点儿把他给忘了!”曹操松了口气,道:“也好,有云长将军随你一起,可视袁绍麾下诸将如草芥!” “叔父说得是。” 楚云继续道:“至于叔父,您可率大军在后方,静观其变,伺机用兵,不过嘛……” “不过什么?” “叔父要召一人回来相助于您,随您一起关注战事,为您出谋划策。” “你是说,公达……?”听楚云这么一说,曹操就算用屁股想,也知道他说的是此刻还远在河内督军驻防的“谋主”荀攸。 “正是!有公达先生在您身旁,他定能洞悉占据,给您提供最合理的建议,如此,我们至少能在初期,通过以逸待劳先胜袁绍一阵!” 楚云信心十足地语气,感染了曹操、曹昂,就连一旁静听着的郭嘉,也用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佩服地看着楚云。 对于楚云的计划,曹操不用问也知道曹昂是赞同的,因为曹昂是被作为主将之一来认命,肩负着镇守延津的重任,这既符合他成长至今的能力,也满足了他建功立业的雄心。 这些计策,郭嘉心里也想到了,但他所构思的法子,并不如楚云这般面面俱到。 至少,召荀攸回来,让曹操身边始终有一位顶尖谋士能出谋划策,郭嘉就还没来得及考虑到。 “奉孝,云儿的安排布置,你觉得如何?”曹操越听越觉得合理,便向郭嘉垂询道。 郭嘉回过神来,赶紧赞叹道:“主公,太子太傅的安排如鬼神之谋,主公只需从之,袁绍必败!” 听郭嘉也这么说,曹操信心更是大涨,喜道:“好,就这么定了!” —— 半个月后,张燕的败报果真如楚云所预料的传来,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深谙游击战术的张燕,居然真就一路东躲西藏地逃回雁门,捡回一条命来。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