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三人率领共计一万七千骑兵,自营寨北门而出,直奔阳武。 此时此刻,袁绍已经率军撤出阳武,要不了多久,阳武就会重新回到曹操的手中。 当然,袁绍也想保住阳武这个极具战略意义的地点,以便下次与曹操决战时,可以抢占先机,至少不落居下风。 然而阳武位于河岸以南,与河北相隔一定距离,如果有意保留此地的控制权,袁绍就必须派重兵加以把守。 就算这样,以阳武这座小城的城防,也未必能挡得住曹操的猛攻,再加上这一河之遥,袁绍想发兵救援,多有不便。 因此哪怕袁绍舍不得,最后也只能壮士断腕,挥军退出阳武,陆续将白马、延津的守军一并撤走,最后整合大军退回河北。 但全然超乎袁绍意料的是,一股近两万的骑兵部队,居然胆敢来追击他的三十余万大军! “你……确定没弄错……?” 位于中军车驾的袁绍,正狐疑地看着马背上的哨骑,追问道:“当真有两万曹军骑兵,正在咱们后方追击,而且他们身后没有步军跟随……?” “回禀主公,千真万确啊!这支骑兵确实是一股孤军!曹军的主力都还留在官渡附近的大营,纹丝不动!” 这么大的事,哨骑自然是反复确认后,才敢向袁绍汇报。 “这个该死的曹贼,又在耍什么新花样?” 吃过几次亏的袁绍,开始有些担心起来。 一旁相随的谋士也各有异色,郭图策马接近袁绍的车驾,道:“主公,不管那曹贼是何目的,我们都不能让他们得偿所愿,不如派遣我军精骑,先与这伙贼军交战,待贼军被拖住,主公您再亲率大军一举灭之,近两万骑兵,足以让那曹贼伤筋动骨啊!” 重获自由的田丰闻言,赶紧策马而来,阻止道:“主公不可如此!曹操此举恐怕意在以骑兵袭扰我军,拖延我军班师邺城的步伐! 主公若是理睬他们,反而是上了曹贼的当了!依在下愚见,我军非但不该对这伙骑兵加以理会,反而应该加速行军,早日与延津、白马两地的将士们汇合,然后尽快渡河回冀州才是!” 许攸也赶来劝言道:“田别驾言之有理!主公,曹贼诡计多端,此次拖延我军回冀州的进度,更是用心险恶!” “哦?此话怎讲?” “主公请试想,那张燕不但死里逃生,还重新集结部队,屡屡侵扰冀州北部边境,而占据河内的贼将张辽,也响应张燕的步调,攻袭主公冀州南部的郡县。 此时此刻我军后方根基不稳,曹操又派精骑前来尾随我军,其用意还不明显么? 曹贼是想将主公托在此地,给张燕、张辽他们争取更多时间,让他们肆意在主公的冀州根据地作乱! 待我军后方乱作一团,曹贼再趁我军军心不稳之际,率大军与主公决战,到那时,那曹贼可就占尽了便宜!” 许攸其人虽傲,但确实有几分真才实学,至少他此刻确实准确道出了曹操和楚云的目的。 袁绍背靠在车驾之上,仔细琢磨了好一会儿。 这次,他倒是没有固执地闭目塞听,而是选择尊重田丰和许攸的想法。 “嗯……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加快行军速度,绝不能让曹操那厮的奸计得逞!” 这下当真是乐坏了田丰和许攸,这俩人的脸色简直比过年还要高兴。 “主公明鉴!” “主公圣明!” 唯有郭图悻悻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袁绍主意已定,他可不是像田丰、沮授那样,为了坚持自己见解,敢于顶撞袁绍的忠臣。 善于察言观色,是他在能力不足却仍能混迹于袁绍身前的最大依仗。 ——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楚云已率军越过阳武。 “大公子,太子太傅,袁军的脚步加快了。” 刚收到哨骑回报的吴尘,火急火燎地赶来向楚云、曹昂二人转告道。 “师弟,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以袁绍的性格,大概率会中计,留下来与我们周旋吗?” 曹昂坏笑着看向楚云,在他看来,楚云能预算错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稀罕事。 “让师兄见笑了,不过袁绍那厮虽然总是犯糊涂,但他麾下确有极为忠心耿耿的谋士,其中不乏足智多谋之辈,若是袁绍听得进良言,倒也不好对付。” 楚云知道曹昂只是想开自己的玩笑,干脆也就满足他的小心思,承认自己失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