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战局大变!-《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2/3)页

    “是啊,敌军骑兵的数量还在我军之上,若是任由双方的骑兵进行发挥,我军一定是吃亏的那一方!

    但子脩若是能以羽林骑拖住踏顿的精骑们,就会如田忌赛马般,让我们更占优势的步军主导战局的胜利!”

    曹操欣慰地发出感慨,在这般战事悬而未决的紧张时刻,居然还能与楚云谈笑风生起来。

    闻言楚云也是连连点头,曹操的分析一点儿没错。

    论单兵素养,羽林骑比起乌桓骑兵,不但能与之抗衡,还要胜了不止一筹。

    但这一次,一万五千羽林骑们,要面对的,是数量在他们两倍之上的三万余乌桓精骑。

    在兵力相差如此悬殊的前提下,曹昂只能要尽量减少损失并尽可能多拖住踏顿,就已经是在为整体战局做出巨大贡献了。

    毕竟这个时候,曹军前线的步军们,已经越杀越勇,将楼班以及袁氏的军队们逼得是一退再退。

    楚云对前线的战况并不担心,索性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两军骑兵之间的对抗上。

    很显然,即使许褚、甘宁、吴尘、陈昭诸将全部亲自加入战斗,就连曹昂都奋不顾身地在前挥剑搏杀,羽林骑们的士气更是提升到极致,但仍无法完全缓解敌军兵力巨大优势所带来的压迫感。

    “兄弟们,加油撑住啊……”

    这种时候,楚云也只能在心里默默为羽林的老弟兄们加油助威。

    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突然发生了!

    曹军右翼,不知从何处突然冒出一支数量众多的乌桓骑兵!

    楚云和曹操同时一惊,不约而同地向这支骑兵的方向张望而去。

    只见这支骑兵的数量粗略一看也知道,至少在万人以上!

    “这……乌桓人哪儿来的这么多骑兵?!”

    先前的三万精骑,其实就已经把曹操惊得不轻,这突然又冒出上万敌骑,已经完全颠覆了曹操的认知。

    楚云也是愣了片刻,才迅速回过神来。

    用汉人的认知来想,这天下任何一家诸侯的手中都不可能掌握有四万骑兵。

    因为就算有这么多精于骑术的将士,也弄不到这么多的战马。

    但这套理论,在乌桓人身上就完全行不通了。

    身为游牧民族,乌桓的族人们无论男女,都是在马背上长大,要挑选出精于骑术的将士更是轻而易举。

    至于马匹,他们就更是数之不尽,用之不竭,大量的优质马匹资源,让他们近乎能够肆意足见骑兵部队。

    可以说,只要有人,乌桓组建骑兵部队,简直不要太容易!

    “叔父!快!下令防范右翼!”

    其实这个时候,临时下令提醒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但古代战争就是这样,战前部署才是总指挥能做的最重要的事。

    一旦战事真正开始,总帅能下达的命令,就没那么容易传达下去了。

    就算传达了,因为延时性,也未必是最符合当前战局的命令。

    比如曹操在某时间点下令让一位将军撤退,等这位将军收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可能战局有变,此事对于这位将军来说,下达进攻的命令比撤退要合适的多。

    故而将军本身对战局的分析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孙子兵法》中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说得也正是这个道理。

    此时,负责统御右翼的将军,正是曹操最信任的宗族大将之一——曹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