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万万没想到-《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3)页
如果袁氏兄弟能稍微冷静一些,观察城门外曹军的情况,就不可能做出这么愚蠢的决定。
曹军如今是强弩之末,不但弹尽粮绝,伤患无数,而且所有人都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
只要袁氏兄弟和楼班肯据城而守,就如同楚云所说的那样,还活着的十二万曹军,很可能就要活生生饿死大半!
然而最终,他们分明已经自被动转为主动,而且胜算颇高,却偏偏在这最后关头,没能认清局势,错失翻盘的机会。
仅仅因为踏顿之死,以及先前战事的失利,就被吓破了胆,连据城而守,继续面对曹操的勇气,都一并失去。
兴许是想到一起了,在心中暗自感慨的楚云与曹操对视一眼,二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戏谑和庆幸之色。
“袁本初若是尚在人间,非得被这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气死不可!”
曹操仰天长叹,不知是真的在替袁本初感到惋惜,还是为自己的幸运而感慨。
楚云亦是连连长叹,此次远征乌桓,太过惊险,即使自己机关算尽,事无巨细地考虑周全,仍是靠着天命般的运气,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随后,曹军轻而易举地进入已经无人镇守的柳城。
曹操站在觊觎已久的柳城城墙,登高眺望半个时辰前两军搏杀的沙场,未干的血河还停留在战场中央,横七竖八的乌桓、袁军尸体们数以万计,如此满目疮痍的景象,直叫他心中感慨万千。
“云儿,不瞒你说,攻克这小小一座柳城,我这心里,堪比当初踏入邺城一般,久久不能平静!”
将军们都在率领士兵城内维持治安,稳定民心,伤兵们正受到照顾。
唯有楚云一人,配曹操登高远望,站立在城门之上。
“叔父此刻的心情,侄儿可以理解。”
楚云感叹了一声,继续道:“此役过后,河北诸事皆定,至少十年之内,将再无战事。
侄儿在此,恭喜叔父了!”
“哦?你何出此言呢?袁熙、袁尚带着楼班朝辽东逃亡,此刻怕是已经得到公孙康的庇护也说不定。”
看着曹操似笑非笑的神情,楚云叹息笑道:“叔父又何必明知故问逗弄侄儿呢?公孙康此人最善趋利避害,如今袁氏危如累卵,早已不复当年之昌盛。
而叔父您如日中天,兵锋所指,天下拜服!
以他公孙康的胆量,又岂敢冒着触怒您的风险,收容袁氏兄弟和楼班呢?
侄儿敢断言,不出七日,公孙康必定派人,将他们三人的首级一并送来,以此讨好叔父,换取他辽东的安稳!”
“哈哈哈哈……”
曹操哈哈大笑了几声,摇头无奈道:“果然这天下间就没有能瞒过你的事啊!
云儿,叔父的心思,可是又被你猜中了!我料那公孙康也不敢庇护袁尚他们!”
楚云谈笑风生道:“既然叔父也这么想,不妨就在柳城住下,安顿些日子,顺便好生安抚百姓,以便尽快将辽西、右北平两郡收复。
若是进展顺利,叔父就可以迁移两军的百姓入中原,长此以往,对您治地的人口恢复大有裨益!”
“说得是啊!我也正是这个心思!还有乌桓人遗留下来的上万匹战马!若是能带回许都的马场,好生照料培育,要不了多久,咱们就再也不会缺优良战马了!”
一想起乌桓人遗留下来的各种物资,曹操的心情更是一片大好!
袁氏兄弟这对心腹大患即将被除掉,河北四州也眼看着就会彻底被自己掌控,一想到自己在这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不仅灭了最大的对头袁绍,还取而代之,兼并河北四州,一跃成为汉朝丞相,手握半壁江山的权臣!
“此处风景,无须再看!走吧,云儿,陪叔父我去参加庆功宴,今日你说什么也得陪叔父我多喝几杯才行!”
说完,曹操竟热络地拉着楚云的胳膊,旁若无人地带楚云自城墙走下。
庆功宴上,曹操公正地对此役功劳最大的张辽、高览、张郃三位将军大肆表彰,又表扬了一番自曹昂往下的羽林众人。
当然,他还单独着重向忠心护主的典韦表达感激之情,还亲自为典韦斟下一杯美酒,说什么也要请典韦当着众将军的面,干了这杯美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