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讨价还价-《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2/3)页

    “这么大的事,我做不了主,容我回许都与叔父商量一番,再做决定。”

    事实上,楚云倒也不是做不了主,如果他现在答应了周瑜,回去要劝得曹操同意,并非难事。

    只是周瑜这一手坐地起价实在太过分,让楚云不愿这么轻易就答应他的条件。

    否则,楚云就算痛快应承下来,也难保周瑜不会贪念再起,没完没了下去。

    明知这是楚云的缓兵之计,周瑜也不急,反而笑眯眯地狡黠道:“行,你可以慢慢考虑,不过想来你也知道,这每拖延一分,孙权对江东的掌控力也就更强一分,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彻底执掌江东大业,到时候,你就算再给我十万大军,咱们也未必能把他从江东之主的位子上给拽下来!”

    对于周瑜近乎无耻的反客为主,楚云倍感头疼。

    “周公瑾,你真不该带兵打仗,你就该去经商营生,真是锱铢必较,无商不奸!”

    周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扬长笑道:“多谢车骑将军夸奖,能得将军您的真心夸赞,公瑾三生有幸!”

    这时候,楚云才知道自己算是上了周瑜的当了。

    以周瑜在江东的崇高地位,怎么可能不知道孙策病逝前的真正遗命?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孙权搞得那些动作?

    只不过,他是明知真相,却势单力孤。

    这意味着,周瑜一直在等,等的就是楚云前来,向他提供帮助。

    因为他知道,楚云希望看到的,就是他周瑜出面与孙权相争,无论胜负如何,江东一场内斗,曹操都能从中获益。

    所以在这之前,周瑜才会待价而沽,借楚云之口,狠狠敲诈曹操一笔。

    偏偏这一次,无论楚云还是曹操,都只能认命接受。

    毕竟周瑜要得东西虽然不少,但就算满足他的要求,只要周瑜能与孙权相争,对于如今家大业大的曹操而言,还是赚的。

    转念一想占便宜的一方还是自己,楚云心里才平衡许多,再度问道:“好,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还有最后一事。”

    “不是,我就客气一句,随口问问,你还真没完没了了?”

    自从双方卸下伪装后,楚云说话也变得不再拘谨,当真不知彼此关系是拉近了,还是有所疏远。

    “我只想得到你一句承诺。”

    周瑜没再嬉皮笑脸,而是恢复先前君子如风的模样,一本正经地说道。

    “好吧,那你不妨先说来听听。”

    楚云没法子,只能如此说道。

    “我知道与仲谋相斗意味着什么,我希望无论结果如何,我侄儿孙绍能在江东有一席之地。”

    说完,周瑜的眼中隐隐有哀伤之色。

    他知道,从此以后,江东再不可能恢复如孙策在世那般,与其他诸侯的领土并立于世。

    但他不希望最后为曹操徒做嫁衣,至少要让孙绍得到他应有的地位。

    楚云叹了口气,道:“我不能向你许诺太多,但至少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会尽全力孙绍成为实至名归的扬州牧,不会剥夺孙氏在江东的权利,但前提是,你们必须忠于我叔父!”

    “分而治之”的治理方式并非长久之计,但以曹操目前的心胸,要接受这一结果,还是能够做到的。

    就连当初降而复叛的张绣和贾诩,曹操都能任用他们继续镇守一方,何况是一直与曹氏合作关系密切的孙氏呢?

    “好,车骑将军一言九鼎,天下皆知!有你这番话,我可以放心了。”

    奸计得逞的周瑜一本满足地开始拍起楚云的马屁。

    “行了,省省吧,希望你能斗得过孙权,万一江东落入他的手里,以他的野心勃勃,以后江东军民,统统别想有好日子过!”

    楚云几乎毫不遮掩地点出,孙权有割据一方,甚至是裂土封王,僭越称帝的野心。

    与周瑜又闲扯了几句,楚云便前往周瑜为其安排的客馆住了一日。

    翌日,楚云一大早便在甘宁与许褚的保护下,带着三千羽林骑离开庐江,返回许都。

    ——

    三日后。

    楚云在没有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便率军抵达许都。

    因为楚云如今在朝中拥有极大的权利,即使是调动兵马,也无需请示曹操。

    再加上将军们都知道,楚云将亲自去面见曹操。

    所以,一时之间,也没人赶着去将此事汇报上去。

    楚云在回家见过乔紫青后,与爱妻寒暄了几句,便匆匆离府而去。

    五月,夏至,天气变得宜人,时不时吹过的暖风,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