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惨败!-《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2/3)页

    “将军啊,我并不是这么一个,我……末将只是不愿意让弟兄们跟着我们一起白白送死……”

    到了这个时候,李典不说“万念俱灰”,也是差不多了。

    他想着来日横竖是一死,还不如少造杀孽,别逼着弟兄们给自己先行一步陪葬了。

    曹仁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的命要更为金贵。

    再说南征北战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熬到兄长曹操当上魏王,兴许来日改朝换代,曹操登基称帝后,他这个做兄弟的,也能混个“王”当一当。

    如今好日子眼看着就要到了,自己要是在这个时候被曹操追究,就算不丢了性命,他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恐怕也是没得指望了。

    所以曹仁要争,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绝不愿放弃!

    眼下曹昂不在,曹仁是最有话语权的将领,见他一再坚持,李典拗不过他,只得勉强同意。

    于是,在曹仁的强行激励下,已无心作战的曹军将士们,还是继续向东行进,意在利用兵力优势,以及体力优势,打刘备军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事实就是,曹仁完全低估了士气低落对曹军将士们造成的影响。

    之前堪称四万精兵的曹军,与刘备军的交手可谓一触即溃。

    接近半数的将士似乎在途中,就已经暗自盘算着该如何逃跑,有些关系好的更是三五成群,提前用眼神交流好,诸如只要一打起来,就第一时间逃跑,以免就算打赢了这一仗,日后还是要被曹操迁怒丢了小命。

    逃兵越来越多,尽管曹仁做好心理准备亲手斩杀逃兵立威,可非但没能镇住剩余那些跃跃欲试的士兵,反而如同引爆火药桶般,彻底点燃军中将士们内心深处的恐惧。

    这一下,大军几乎是一哄而散,完全溃败,就连本打算殊死一搏的大胆之人,也被周围的气氛所感染,想也没想就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士兵沦为逃兵,曹仁和李典即便有心约束,也是完全无能为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将士加入逃兵的行列。

    当二人意识到回天乏术之时,在李典的苦心劝说下,曹仁只能咬牙强行率领最后留在身边的极少数忠诚勇敢的亲卫和部将们,趁着战场大乱之际,意图逃回昆阳城。

    最终,曹仁、李典只带领着寥寥三千余人,一路狼狈逃窜地退回昆阳城。

    可当他们回城时,亲眼目睹曹昂安然无恙时,在震惊之余,才意识到他们上了敌人的当。

    而曹昂从二人口中得知四万大军死得死逃得逃,最终十不存一,只剩下三千人后,他是双目紧闭一声长叹,没有责备二人,只恨自己一步棋走错,步步皆错,最终导致满盘皆输!

    正当曹昂清点人马,集结手中所有兵力的时候,携大胜之余威的刘备、张飞、赵云三人,已得知曹昂退回昆阳,竟不肯较好就收,反而率兵前来昆阳,进行围城!

    短短不足一日的时间,曹、刘双方的实力和处境就产生了惊天的巨大变化。

    现在的曹昂手上不但兵微将寡,算上伤兵手上也不过只有一万六千人。

    而反观刘备,此刻仍有三万大军,兵力反而成了曹昂的两倍。

    况且,刘备手上的伤兵数量要远低于曹昂,所以双方实际进行战力对比,曹昂这边还要打一个极大的折扣。

    这种时候,刘备自知不能功亏一篑,明知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还要下令大军对昆阳精心围城,并就近扎营,这是铁了心要趁曹昂病,要曹昂的命!

    曹昂心里这个窝囊啊,这场仗打得从头到尾仿佛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基本没有正面硬桥硬马的交过手,他就已经沦落到了这步田地。

    明知敌人疲惫不堪,还对自己实施围城,按照曹昂的性格,若是放在过去,他早就亲自率兵出城迎战了。

    但现在,他唯有紧闭城门,退守不战。

    知道自己一时糊涂被流言所迷惑,而导致五万主力大军溃败,曹仁和李典像待审的犯人一般,在曹昂面前是悲痛欲绝,又不敢说些什么。

    曹昂无意特地去数落他们,毕竟这场仗打成这样,他身为主将责任最大,再说现在也不是去追究责任的时候。

    “子扬,依你之见,眼下应当如何处理?”

    这时候,草案能仰仗的,也唯有随军而来的刘晔了。

    刘晔似乎早就料到曹昂会向自己发问,立刻开口道:“公子,在下建议,应当紧闭城门,严行宵禁,并加派人手昼夜交替看管各大城门,绝不允许任何人私自打开城门!

    并且,还要加派人手,多派些哨骑将此处的讯息尽数告知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一旦得知,定会想方设法前来支援,到时候,我们就有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