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再聚十万大军!-《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2/3)页

    先前的失败还是给曹昂留下了不少阴影的,他并非信不过楚云的能力,只是不希望对方步自己的后尘。

    “师兄,三万我都嫌多,我敢跟你打赌,咱们的大军一抵近育阳城,张飞必定会吓得以最快的速度撤军!”

    “师弟……自信是好事,但你这样,我反倒更不放心了……”

    并非曹丕瞻前顾后,只不过在他看来,今日楚云明显不比以往沉着冷静,仿佛大意轻敌,蔑视刘备、诸葛亮等人。

    “师兄看来是不相信,无妨,咱们这就率军出城,且看张飞退是不退!”

    “现在就走?出发之前不讲几句动员一下弟兄们么?”

    “没这个必要,咱们跟刘备、诸葛亮他们,这次是新仇旧恨一起算,就算咱们不说,弟兄们心里也清楚。”

    如今在昆阳城内的将士,不是当初随楚云、曹昂征战过且九死一生的老兵,就是原本在宛城跟随路招的士卒。

    既然没多少新兵,自然也就不需要这些繁琐的无用功。

    “好吧,反正昨天咱们就说好了,从今天起,直到这一战结束为止,我都听你安排调遣,你说现在出发,那咱们就现在出发!”

    尽管心中仍有疑虑,但曹昂对楚云的信任是百分之二百,哪心中苦思冥想不得要领,也只管听从楚云的安排就是了。

    昨日就做好出征准备的将士们在听到出征的正式决定后,都期盼着自己能被选上,随楚云征战。

    对他们而言,能亲身追随楚云上一次战场,就算是战死沙场,也足够光宗耀祖了。

    若是能侥幸生还,活着回来,就更是不虚此行,这段经历不但会成为他们往后茶余饭后拿来吹嘘的资本,日后还能用来讲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听。

    出于安全考虑,楚云还是选择了当初从宛城带来的将士,从中挑选出三万精锐作为这次支援育阳县的先锋主力。

    其他曹军将士虽也是经过历练的精锐,但他们大多与曹昂一样,还没能彻底从先前的失败中恢复元气。

    而楚云眼下需要的,是一支锐不可当气势汹汹的部队,至于其他将士们,只要让他们再收到己方的捷报,就是治愈他们萎靡不振的最佳良药。

    至于将领,除了苏飞负责留下镇守本就安全的昆阳外,其他诸将都被二人带上。

    毕竟目前精骑数量稀少,也唯有让将军们充当这个牌面了。

    ——

    三万曹军,旋即在楚云、曹昂的带领下,离开昆阳,披甲出征。

    育阳东北方向另有一小城——棘阳。

    当楚云、曹昂二人率军抵达棘阳时,就已经收到张飞率军拔营后撤的消息了。

    闻讯的曹昂呆坐在棘阳城内的县府时,木然看向身旁含笑不语的楚云,惊骇着问道:“师弟,还真被你说着了!张飞居然就被你给吓跑了?!”

    “师兄,如今刘备大军的真正指挥者,既不是刘备,更不是张飞,而是诸葛亮,这一点想必你也知晓吧?”

    楚云平静地打开随身携带的皮制水袋,喝了一口水后,开始给曹昂解释起来。

    “这个我当然知道,你告诉过我,我岂能忘了?”

    “这张飞的三万大军啊,本就是诸葛亮拿来试探咱们兄弟虚实的,咱们要是按兵不动,诸葛亮自会让张飞进取棘阳,若是师兄一人率军前来,他会让张飞与师兄交手。

    但若是咱们兄弟二人一起来了,诸葛亮此人生性谨慎,极少冒险,定会先下令让张飞撤军,从长计议之后,再做决定。”

    曹昂恍然大悟,一想到楚云早先就把诸葛亮的心思给琢磨透彻,心中钦佩之余,欣然问道:“师弟,既然你早就料到张飞会撤,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你应该也有计划了吧?”

    要说楚云这种“走一步想三步”的性格,会没有提前想好后手,曹昂是说什么也不会信的。

    “咱们手上目前没多少骑兵,要以精骑追击后撤的张飞,显然是不可能的,步军的速度又难以实施追击,所以张飞要走,我们眼下是拦不住的。”

    听闻此言,曹昂神色黯然,一声长叹过后,自责道:“都怪我,若不是我害得羽林弟兄们惨死,怎会像现在这般束手束脚……”

    一想到他们师兄弟二人的心血被毁在他一个人的手上,曹昂就倍觉痛心疾首,恨不得劈自己两刀解恨。

    “没关系,师兄,别再总提及这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