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本县官吏很特别-《从贫民到大宋名相》
第(2/3)页
“陈主簿......你是哪一年穿来的?”
“什么?”
“额,没事......”
他还以为碰到“同行”了,如此先进的思想,广阔的胸襟,实在让人无法想象,他竟是小小一主簿?
看到陈主簿,方晨总感觉看见一位“大公无私”的有志先烈一样。
陈主簿摸了摸方晨的小脑袋,看着四周正在品味“大餐”的百姓与压抑,叹气道:“若非钱大人,陈某早就饿死在家中,更别提能有今日这般。”
“知县大人?主簿多有提及,莫非这位钱大人有何超乎常人之处?”
“哈哈,你这娃儿,当真有趣!若是想听,我便与你说道一番。”
“洗耳倾听。”
“听你言语,可曾读过书?”
“少有,家父曾有教导,奈何小儿顽劣,少有熟记。”
陈主簿略显不满,“日后自当饱读圣贤,不负汝父之心!”
方晨无奈,这一刻的陈主簿,颇有些严师之像。
“方晨记下了。”
陈主簿这才放过方晨,继续道:“钱大人,他可不是读书人。”
“啊?不是读书人?难道是行军打仗的将军吗?”
方晨对于宋史稍有了解,若非读书人,想要得取官位,十分不易。
知县这个位置,看上去是在最底层,实际则不然。
根据宋朝史书记载,可以很明显发现。
科举选拔出的人才,都会在第一时间下放到各县之中,任命知县一职,三年期满方才调回京中。
知县之位,更像是用来积累“政绩”的历练之所。
这位钱大人,并非读书人出身,却能身居知县,颇为蹊跷?
陈主簿继续摇头,“说来可笑,钱大人是商贾出身?”
“商贾?不是说商人低贱,何以为官?”方晨更加吃惊,古代对于商人,有一种近乎本源上的排斥,怎可能让一商人为官?
对此,陈主簿并未着急,而是耐心给方晨解释,“钱大人出身商贾,纳粟为官,任知县已有三年。”
“捐官?”
“确实如此,但你千万不要小瞧了钱大人,本县贫苦,在旁人眼中可是避之不及的霉头。钱大人到任后,却多番鼓励我等读书人,以私财相助,使得我等众学子免去求学无路之苦,凡县学子弟无不称其为先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