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其实百分之十的学成率…… 同样低的令人发指。 也就是说,十个人入学,只有一个人能学成。 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变态级别的识字率,许牧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学习周期是一个月,多来几次招生,百姓们的识字率慢慢就能提升上去。 在和王通确定了入学薪资和奖金制度后,许牧再次找到了老杨,确定了一下学校竣工的事。 “现在正在收尾,还有三天,便可以授课了。” 杨广对此颇为上心,他也是个爱搞教育的人。 在他即位后,在全天下重建了数千学校,就是为了给更多寒门学子机会,能够通过科举上位。 借此打破世族的学识垄断。 在他勤勤恳恳的修建下,学校只花了半个月时间,便差不多完工了。 建立了两栋大楼,食堂和教学楼,可以同时容纳上千人一起上课。 “干得不错!” 许牧拍着老杨的肩膀,鼓励道。 被一番鼓励,老杨内心五味杂陈,说不出的复杂。 “对了,以后万民城内的所有建筑,都记得写上竣工时间,承建人和施工总管。”许牧突然说道。 杨广一楞,旋即明白了许牧的意思。 联想起了年初那场暴雨,许牧替他市政规划司宣传的事。 全城百姓对他感恩戴德,树立生祠。 “某……知道了。”杨广心中一叹,对许牧宽广的胸襟感到震惊。 这可是民心啊,历来统治者最重视的东西! 可许牧却一点都不猜忌他。 而许牧内心想的却是:“这样以后若是出现了豆腐渣工程,便可以随时追责了。” 杨广还好不知道许牧的想法…… …… 当日。 由主公府派发的政令,经过各大小吏的宣传,传播到了每个百姓的耳中。 许牧在城外各大居民点,修建了政令公示亭,并且让房玄龄组织小吏,务必让不识字的百姓们知道主公府的每一道政令。 这是在就百姓不识字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至于把政令刊载在报纸上这些,只有等日后识字率高起来才能推行。 城外,各大政令公示亭。 主公府的小吏正在给百姓们苦口婆心地解释最新的政令。 “三日后,万民城夜校面向全城百姓,正式招生,入学可得三百文,学而优者,前三名可得一千文!” 百姓们听到这出政令后,无数脸懵逼,面面相觑。 有些没搞明白。 甚至有人怀疑是他们听错了? “我说那后生,主公府这个政令……是说要给我们钱吗?”有一些胆子大的百姓壮着胆子问道。 在政令公示亭初建的时候,万民城的百姓都有些害怕这些小吏。 毕竟小吏也算半个官,他们只是寻常百姓。 不过许牧十分重视行政队伍建设,三令五申,这些来自洛阳国子监的读书人,根本不敢使什么威风。 面对百姓的任何问题,他们必须无条件回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