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想好了花钱的方法-《那一年1977》
第(2/3)页
郭鹤年上次在与姜斌聊到吃的时候,不止一次提到“月盛斋”的熟食,每次说到酱牛肉,那简直是两眼放光。姜斌也算是留了心,投其所好。
除此之外,酒也是不能少的,姜斌早就想着尝尝78年的茅台了,不过听到售货员报的八块五的价格,瞬间有点怂,纠结了半天,还是选了两瓶一块二的高粱烧。
“这他娘的也不便宜啊,都是正常工人的四分之一工资了”,姜斌出了门暗自嘀咕。上辈子,姜斌虽然考上大学,但也是穷人一枚,第一次喝茅台那也是上班后了,真不知道茅台78年就这么贵。
要是提着两瓶茅台上门,太过于惊人了。这年代人还是比较淳朴的,提着那么贵的酒上门,反而给人太多压力。
一块二的白酒最好,既表达了心意,又不会让人不舒服。
烂缦胡同,又名懒眠胡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因为太出名了,很是好找。湖南会馆就坐落在烂缦胡同,当年***等伟人就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也算是中国革命的见证。
姜斌也是第一次来,不知道郭鹤年具体住哪儿,因此看到胡同口下棋的人群,就上前问道,“劳驾,请问郭鹤年郭老家怎么走?”
“郭鹤年是谁?”人群边的中年人,显得有些疑惑。
“就是南胡同的郭大傻子。将军”,还没等到姜斌继续再问,边上下棋的老头给出了答案,似乎担心乱了下棋思路,回答的时候头也没抬。
“郭大傻子”,姜斌的奇怪知识又增加了,不过,郭大爷怎么看也跟“傻”没关系啊!
“原来是郭大叔啊”,中年人一阵醒悟,随之喊道,“来乐,带着这个小哥,去找你郭大爷”。
话音刚落,胡同里窜出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七八岁的年纪,特别讨人喜爱。
“跟我走吧”,叫来乐的男孩,倒也不怯生,拉着姜斌就走。
路程不远,两三分钟就到了郭鹤年的大院,姜斌浑身也没个糖果,于是从兜里掏了一毛钱出来递给来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