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旁边那些老人都乐呵呵地瞧着,似乎也被这种欢乐的气氛所感染。 “大家都上车,回家!” 刘青山吆喝一声,还是回家的感觉最好。 大巴车开进夹皮沟,直接停在了队部院里。 刘青山事先已经打过电话,所以老支书还有拐子爷爷他们,也都聚在这等着呢。 大伙下了车,彼此介绍一番,拐子爷爷瞧着那位王爷爷眼熟,盘桓一番,结果两个人还一起在战场上杀过鬼子,虽然分属于不同的队伍。 这下更不得了啦,两个老头紧紧抱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楚云秀则领着大伙,先在村里随便转转。 夹皮沟现在规划得很不错,新房这边,家家户户都是红砖墙,墙边栽种着各种花草。 现在还没下霜,花朵们也大概知道时日无多,都抓紧时间怒放。 这里没啥名贵的品种,都是比较皮实的,像是什么格桑花,就是当地俗称扫帚梅的那种。 还有大丽花什么的,那花朵又艳又大,比大碗的碗口还大呢。 小老四还拉着楚云秀和吕姑娘,来到一丛红花跟前,小老四亮亮自己的手指,手指甲红灿灿的。 “这个是指甲花,用来染指甲可漂亮啦,等晚上我给秀姐姐和吕姐姐也染指甲。” 那时候可没指甲油什么的,爱臭美的小姑娘,就用指甲花这种天然染色剂。 花瓣捣碎之后,稍稍加点白矾,这样才更容易着色,然后涂到指甲上,外面用塑料包着,睡上一宿,第二天洗一下,就有红指甲了。 其实这个指甲花应用还是很广泛的,像著名的埃及艳后,染头发用的也是指甲花。 溜达一圈,大伙的心灵也都觉得沉静下来,农村的田园生活,还是很容易叫人静下心来的。 晚饭就在队部的大食堂,果然有烀的青苞米,同时还烀了土豆和面倭瓜,另外也煮了毛豆。 再有农家的鸡蛋和咸鸭蛋,水库的鲜鱼,当然也少不了小鸡炖蘑菇。 刘青山搬来一坛猴儿酒,张罗着给大伙都倒一杯,然后代表夹皮沟致祝酒词: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大家来到我们夹皮沟,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乡好了!” 众人也都举杯,尝了一口,才觉察到这酒不同寻常。 吕树仁放下酒杯一问,同桌的老支书这才笑着解释一下,大家才知道,这猴儿酒竟然如此贵重,看来人家确实是诚意十足。 陪着客人吃完饭,刘青山这才能回家,离得老远,大黄狗就撒着欢的跑过来,立起身子,一个劲往刘青山怀里扑。 刘青山拍拍狗头,往大黄狗张开的嘴巴里瞧瞧,牙齿也掉了好几颗。 他也不免有些感慨:“我才成年,你都老喽。” 他进了自家院子,只见母亲正在园子里收拾秋儿呢,挎着一筐老黄瓜,往仓房运。 “娘!”刘青山接过土篮子。 林芝先是仔仔细细打量一番儿子,这才慈爱地点点头:“进屋歇着吧,不用你。” 现在家里的大田不用伺候,母亲就是摆弄摆弄小园子,所以一点也不累。 刘青山陪着母亲说说话,又去爷爷家里坐了一会儿,几个老头老太太没啥事,这两天也跟着下大田干活。 太重的活儿他们干不了,捡捡掉落的黄豆枝子之类的,还是可以的。 农村的秋收就这样,大人小孩齐上阵。 夹皮沟还是好的,都是合作社统一耕种和秋收,机械化程度也比较高。 而且这边种植的品种比较丰富:像是青储的玉米,早就收割完毕。 另外胡萝卜的种植面积也比较大,反倒是玉米大豆这些,数量并不是那么多。 各家各户几乎溜达了一遍,直到晚上快十点了,刘青山这才回家睡觉。 结果发现,老四老五都在他屋呢,已经铺好了被子,至于小六子,吃完饭就跟着哑巴爷爷上山。 刘青山又陪着两个妹妹折腾一会儿,这才闭灯睡觉。 他躺在炕上,感受着身下热乎乎的炕面,很快就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刘青山精神抖擞地起来,刚推开屋门,就看到院子里一个熟悉的身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