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黄天之世》


    第(3/3)页

    袁绍招了招手,叫来了亲卫,下令道。

    “答应许安的所有要求,传信给显思准备好二十万人的粮草用度,开放官道,让泰山和济北的太平道道众西迁。”

    袁绍下定了决心,他虽然有时候优柔寡断,但是东郡之战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现在的袁绍果断非常,得到了回答之后,他又快速而又简短的下达了数条命令。

    处于困境之时,袁绍似乎总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展现出惊人的魄力。

    但是一旦顺风顺水之时,他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便会展露出来。

    “二十万余人的粮草,每日的消耗都是海量,”

    沮授微微蹙眉,双手作揖,沉声言道。

    “青州刚刚平复不久,历经黄巾复起,民生凋零,又遭公孙度数次掠夺,存粮已是不多。”

    “青州、臧霸两军人数众多,所耗钱粮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二十万人,实在是有些多了。”

    “从青州到冀州,再到并州,要经历数郡,还要要度过黄河,并非易事。”

    袁绍点了点头,沮授说的是实话。

    “冀州仓中可还有余粮?”

    “仓中存粮供应二十万民众绰绰有余。”

    田丰微微拱手,言道。

    “二十万民众,并非是二十万大军,不需要行军作战。”

    “我军为了筹备东郡之战,粮草都集中在了冀州南部,可以让泰山黄巾经由我军粮仓通过。”

    “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减少粮食的损耗,而且我军军卒众多,可以及时掌控情况。”

    田丰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我已经和许安说的清楚无比,陈述了我军的情况,说是只能最低限度的食物保证,他答应了我提出的要求,我军只需要提供沿途的食物,医药之类的太平道会派出一支数百人医者队伍,携带药材进入冀州和迁移的泰山黄巾汇合。”

    “这样倒是不需要花我军太多的钱粮。”

    袁绍向前渡步,思索了片刻,继续言道。

    “不过二十万人西迁,确实是一个难题……”

    袁绍面露思索之色,这西迁,必须要一个能力出众的人负责,不然一旦出了乱子,将会耽误很多的事情,造成很大的破坏。

    “不如……”

    田丰看到袁绍面露难色,想要开口举荐辛评。

    辛评为官多年,精通政务,有能力,有手段,是一个适合的人选。

    “在下以为二十万人西迁之任务重大无比,非理政过人者不能胜任。”

    “而且这二十万人皆是太平道的道众,和许安订下誓约的正是元皓,对于誓约内容元皓清楚,元皓善于理政,既然如此,明公何不让元皓来主管此事。”

    逢纪眼珠一转,脸上露出了笑容,向着袁绍进言道。

    袁绍微微一愣,看向田丰。

    逢纪如此一说,袁绍也觉得似乎最佳的人选就是田丰。

    田丰闻言一怔,双目眯起,看向逢纪。

    逢纪素来和他不对付,他也是知道。

    逢纪所说的话,正是在针对他。

    一旦掌管西迁之事,那么东郡之战的一切都将会与他无关。

    不等田丰反驳,逢纪又一连说出数条田丰作为管理的优点。

    田丰看着袁绍的眼神,便知道袁绍已经是被逢纪说动。

    最后不出意料,最终安置移民的任务还是被交到了他的身上。

    田丰看了一眼逢纪,他感觉到了逢纪的敌意。

    “大局已定,命鞠义返回黎阳、高览进驻卫国。”

    袁绍目光向着南方望去。、

    十余日后,那大河之水将会成为南军的埋骨之地。

    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