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马蹄踏在积雪深厚的道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阻力,但禁卫军士兵们的步伐却坚定而有力。
他们或许不知道这数日之间来回奔忙究竟是何用意,但大抵也都知晓京师有变,而作为禁卫军,自己这些人一定是决定性的力量,是在为朝廷尽忠。因此,他们虽然身体疲惫,但却精神奋发。
然而即便如此,麻贵在后军探马传来“李如松以率军东去”的消息后,依然毫不客气地抛下大军,只将三镇骑兵集中起来,一人三马轮流骑乘,连夜朝京师狂奔。
禁卫军虽然是天下精锐,但其骑兵配置却是各镇不一,虽然都是按照每镇一个独立骑兵标来配置,可每个独立骑兵标人马却有分别。目前麻贵所领三镇,三个独立骑兵标加在一块儿也不到5000骑,说起来并不算很多。
不过,由于禁卫军配置豪华,当前却有一万两千余匹战马——这还是近几天赶路损失了不少。(注:国内史籍轻数据,快速调动中折损的战马很难找到支撑,但根据拿破仑战史相关资料来看,骑兵光是快速行军就往往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四千余骑、万余战马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经过近两日一夜的奔波,终于来到了通州外围。眺望此时的通州,夜幕已经完全降临,整个城市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偶尔闪烁的灯火,透露出一丝微弱的光芒。
麻贵正准备下令让疲惫的三个骑兵标在通州休整一晚,等明日再继续赶路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队列整齐,装备精良,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显示出一股强大的气势。
麻贵心中一凛,立刻下令全军戒备。他亲自登上一座小坡,端起望远镜向远处望去,只见这支军队的旗帜上绣着“蓟镇第一军”的字样。
麻贵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思忖:“蓟镇第一军为何会在此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暗道不妙:蓟镇第一军可是甲种军,有四个镇的编制,万一他们是全军倾巢而出来堵截自己的,那光凭这不到五千骑兵可对付不了……我是绕道回京好呢,还是回头领了三镇主力再来与之一战好呢?
就在这时,对方的军队也发现了麻贵的大军,立刻停止了前进,列阵以待。
双方对峙了片刻,忽见对方的一名将领催马而出,来到禁卫军骑兵面前,远远抱拳道:“来者是辽东军李仰城李总戎,还是禁卫军麻西泉麻司令?”
麻贵心头恍然,看来对方也是夜里看不清情况,只依稀得见自己所部全是骑兵,因此不确定是不是李如松来了——最近的军情应该已经传到蓟镇,蓟镇知道李如松带了两万精骑抵达山海关。
麻贵心思如电转,最终还是朗声回应道:“本帅麻贵,阵前何人?”
那将领一听,居然哈哈笑道:“西泉公一开口,哪怕不答话末将也知道是您了。西泉公,末将张万邦!不过,西泉公您不在昌平迎接顺义王,却打东边而来,不知有何要事?”
张万邦和麻贵都是宣大将门出身,几十年前就是旧相识,前次在朝鲜又再次联袂效命于高务实军前,因此属实是老熟人。只不过刚才张万邦问话的时候是逆风,声音听起来有点变味,所以麻贵没听出来。但麻贵说话是顺风,张万邦一听就听出来了。
麻贵显然也是松了口气,道:“是三锡(张万邦字)啊,本司令奉元辅之命,率军去了一趟山海关,如今正赶回京师,途中经过此地,却不知三锡此来又是所为何事?”
张万邦策马前进,一直抵近军前,看来丝毫不担心自己安危,毫无保留地道:“西泉公,实不相瞒,末将近日以来一直徘徊通州附近,至昨日下午见势不对,乃率蓟镇第一军将钱梦皋部缴械了。”
麻贵见他大剌剌来到军前,也放松了下来,策马上前与张万邦见礼。刚走近,闻得此言,心中一惊,问道:“这是为何?”
走得近了,终于不用扯着嗓子说话,张万邦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钱梦皋违抗朝廷命令,意图谋反,我奉元辅事前密令,既见逆举,自然将其拿下。”
麻贵心中又吃一惊,但面上倒还镇定,只是问道:“可有证据?”
张万邦道:“证据确凿。钱梦皋自言回京述职,但却在通州迁延不觐,梭巡两日之后,忽然领兵欲向京师进发——末将此前已经警告过他这一点,他竟然还敢如此,不是谋逆是什么?末将已经将他的罪行整理成疏,正要上报朝廷,等待处置。”
麻贵心中暗暗一凛:钱梦皋所部应该实力有限,但他若也涉嫌谋逆,那岂不是意味着内阁那位也……好在万事都在元辅预料之中,否则他若抢在我头前抵达京师,见了李如梅,那可就不知道李如梅会怎么做了。
想到此处,麻贵只觉得头皮发麻、背脊发寒。麻贵他不敢怠慢,立刻道:“三锡,不瞒你说,我这里也有元辅密令……甚至还有一道密旨。”
说着,他先出示了元辅高务实的手令,然后又抽出一道黄绫密旨。不过,他却只把高务实的手令递给张万邦,密旨却只是展示了一下黄绫便即收回。
张万邦也不在乎密旨——都说密旨了,不是给他的他也不敢看。只是顺手接过高务实的手令,仔细查看了一番,眼中露出一丝敬意,随即点头道:“既有元辅手令,末将自当遵从。不知西泉公有何吩咐?”
原来那手令中不仅有对麻贵的任务安排,还在末尾写了一句:“诸军见令,皆暂隶麻贵麾下听调”。最后花押处则不仅有高务实的私章,还盖了内阁首辅银印——这就是内阁背书了,出了事内阁负责。
麻贵当然知道光凭内阁背书其实不足以调兵,可谁让面前这位是张万邦呢?他跟自己一样是脑门上刻着大大一个“高”字的,除非有确切证据证明高元辅现在才是犯上作乱,否则张万邦肯定会听调。
麻贵轻咳一声,道:“如今京师局势危急,郑贵妃等人妄图作乱,吾等当速回京师,共平叛乱……你也看见了,我此来急切,大军都抛在后头,为防万一,欲与三锡合军一处,共同行动,不知三锡意下如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