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 关中军-《诸天夺运路》
第(2/3)页
最后,魏国虽然为南瞻部洲七大强国之一,可这些年早就被秦国打怕了,丢失大量的土地。
魏国最强部队“魏武卒”早就成为过去式,如今魏军的战斗力实在堪忧,根本挡不住如狼似虎的秦军。
况且七大军团看似军力不多,实际上秦国全民皆兵,哪怕作为后勤补给的民夫,稍微训练一下就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以关中军团为例,林立一路游览时就发现,七万正规军和十三万民夫,除了装备不同外,几乎没有区别,平常接受的训练都一样。
换句话说,此次伐魏,秦国总兵力看似只有三十万,实际加上后勤补给的民夫部队,总兵力已达百万之巨。
魏国全国兵力也不超百万,大多分布在各个城市,魏王能调出来抵挡秦军的总兵力,不超二十万。
这其实已经算是一个强国的极限,不是魏国太弱,而是秦国太强。
商鞅变法后,秦国采取耕战制度,主抓军事和农业。
秦军上马能作战,下马能耕田,既保证士兵的战斗力,又保证粮食耕种。
所以秦国一旦开启战争状态,随便就能拉出一支百万部队,还不用担心粮食的补给。
其他国家倒是想要效仿,可惜没一个能做到,因为土地的原因。
山东六国的肥沃土地,大多集中在贵族手中,军部根本没有多少可耕种的土地。
如若效仿秦国,山东六国就必须让贵族交出大量良田出来,分发给各个士兵头上。
这与割贵族的肉没有区别。
秦国也是经历了残酷的商鞅变法,将国内土地收为国有,剥夺贵族大量的权利,以战功将土地平均分给将士和他们的家人,从而获得底层人民的支持。
秦国的贵族甚至只能去战场,才能获得相应的爵位和土地。
这套制度让秦国变的空前强大,但也是五代秦王共同努力,顶住国内大批贵族反弹的结果。
魏国就是想要效仿秦国,魏王也没那么大的魄力,与国内贵族为敌!
所以秦国七大军团,分兵七路,直接打入魏国内部,根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反抗。
林立坐镇关中军,发现李瑶领兵的特点就是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