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弹劾郑家-《凤签》
第(3/3)页
而击鼓鸣冤的那些人显然背后有人支持,且支持他们的人来头不小,也是顺天府尹不敢随便得罪了。这桩案子里面,说不定还会牵扯到几位龙子凤孙之间的储位之争,顺天府尹不想蹚夺嫡在这趟浑水,自然觉得这案子真是烫手山芋。
萧长昭知道谢远樵只是弄了一下白家,连郑家都不敢碰的时候,很是不满的道:“这个谢远樵,也就这点胆子。”
然后他自己亲自出马,将郑家给参了。参的是郑家支使白姨娘母子联合白家走私茶叶。
他甚至不爱搞这么多弯弯绕绕,找别的御史像参奏什么的。上早朝的时候,自己亲自把参奏的折子一递,将证据往明熙帝上一摆,人证、物证俱全,连刑部和大理寺的大部分工作都替他们做了。
吓得同在早朝上的郑大老爷、郑二老爷差点就跪到了地上,好不容易镇定住了,口说“冤枉”,但那声音也虚得很,倒是让萧长昭很是不屑的哼了一声。
别以为这时候走私茶叶不是什么大事。
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食是肉和奶,需要茶饮料来辅佐消化,但是游牧民族当地并不生产茶叶,只能从大昭内进口。而大昭所处的疆域也往往难以养殖军事用的战马,需要从关外的游牧民族那里获取大量的战马。
所以这时候的茶叶跟盐铁一样是国家专卖,朝廷通过茶马贸易获得马匹等战略物资,同时通过茶马贸易实现对游牧民族的掌控。
茶叶在这时候的定位也更像是一种战略物资而不是日常生活用品,其地位应该类似于现代的稀土矿。
而走私茶叶,使得朝廷失去的不仅仅是战马等物资,还有的是对北方关外异域之民的掌控权。所以大昭律例,走私茶叶与通敌叛国同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