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封神三部曲的缺陷-《奶爸大导演》


    第(1/3)页

    临近过年,在《哪吒》定档之后,徐声也抽出了部分的时间来关注公司的其他项目。

    就现目前来说,正在拍摄中的项目除了《山海经》之外,徐声最为重视的就是《长城》了。

    《长城》虽然算不上是大牌云集,但是却启用了不少圈里口碑不错的艺人,也算是群星荟萃。

    《山海经》构筑整个山海经世界,需要在特效上打磨的时间不是一星半点,这样一来,《长城》就成了思湘文化走出去的一块招牌。

    作为东方文化的象征,《长城》自然不缺关注度,所以电影的质量就成了徐声最重视的部分。

    也趁巧张义某的来到浦江,徐声就把电影的素材跟张义某仔细的讨论起来。

    在换了画风之后,《长城》的整个画面显得没有原版那么暗黑。

    就长城拦住的那一条天沟,在特效制作上加上了不少冰峰和天空的背景,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具立体感。

    饕餮的设计,沿用了徐声《山海经》中的版本,只是这一版的饕餮更加的灵活。

    在制作分镜头剧本之初,张义某和徐声就没少在这方面沟通。

    这一版的饕餮,外观看起来更恐怖,也更具侵略性,不像张义某的原版看起来就像一只野狗。

    而在军阵的设计上,也不再是景恬天女散花般的猎杀,而是秦军训练有素的军队占据长城之利,与饕餮进行血与肉的搏杀。

    剧组拍好的素材里,就有许多让人热血沸腾、头皮发麻的场景,不仅拍得很惊险,也拍得很真实。

    这一版的长城,更多体现的是先辈们为守护大秦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

    但这不正是长城存在的意义吗?

    两千多年的风云飘摇,长城给华夏儿女构筑的不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么?

    电影的核心定下了,但是张义某拍出来的素材中却有不少的毛病。

    特别是在拍场景的时候,张义某为了节约剧组经费,减少了很多外景和大场景戏份的拍摄。

    这使得这些素材看起来远远没有那么振奋。

    《长城》是一个家国故事,电影里也把火烧阿房宫和秦王朝的灭亡拍了出来。

    但这样的一个大秦,是人人御敌长城之外的大秦,是一部让人心血澎湃的史书。

    电影的末尾,当扶苏带兵截住了冲破嘉峪关的饕餮大军,尽管迎来的是大秦求救的消息,可截住饕餮的扶苏却没有丝毫的动摇。

    只要中原还在,家国便在。

    《长城》的故事重塑了扶苏、蒙毅,同样也重塑了大秦这个可歌可泣的王朝。

    所以电影中的很多场景,都必须要用大场面和长镜头才能把长城的精神体现出来。

    可和张义某沟通完,难题也随之接踵而至。

    《长城》是一部史诗大作,不管在拍摄制作还是电影的配音方面,都容不得半点的敷衍。

    “不管是早些年的《秦颂》还是《华夏军魂》这些曲子,配起来感觉都差了一些,国外的音乐,《victory》和《star    sky》虽说很不错,但是太多的电影在用了,而且国外的音乐缺少我们自己的那股精气神。”

    “张导这是有想法了?”徐声无奈笑着,不仅《长城》遇到这样的问题,《山海经》也不例外。

    “能有什么想法,无非就是找人来写,实在写不出来,也只能拿《秦颂》来改编了。导演组那边最近推荐我听了一段唢呐和二胡版的《victory》,我感觉挺不错的,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也出一个唢呐版的《秦颂》之类,倒是可以试试。”

    徐声愣了愣,他没想到张义某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唢呐和二胡上面。

    作为史诗级的背景音乐,《victory》和《star    sky》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都不低,像《霍比特人》《指环王》这些电影里,都少不了这首史诗级背景音乐的身影。

    作为导演,徐声对这些知名的背景音乐当然也很熟悉。

    不过唢呐版的《victor》徐声还是第一次听说。

    “《victor》出唢呐版,也太魔性了吧?”

    作为传统民俗乐器的唢呐,虽然普及率并不及钢琴小提琴这些乐器,但是唢呐在真正的懂音乐的人心里,地位却不低。

    冰魄甲千年琵笆,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

    不管是李连结的《黄飞鸿》系列,还是李雪建版的《水浒传》里面,唢呐的配音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什么魔性不魔性,你也可以听听,感觉还不错。”

    张义某说着,掏出手机,随后打开播放器。

    敢情张大导演时时都把这首背景音乐存在手机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