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国内院线改革-《重生之科技洪流》
第(2/3)页
上面是从国外进攻国内的角度说的,还有就是出现内部向外部看的情况,这也是打开国门的必然结果,一些人已经开始接触国际社会,了解的信息更多,也就对于国内原来陈旧的那一套越来越不感冒。
在这各方影响下,原来的电影制片和发行方式已经既无法满足国内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无法抵御国外电影资本进入国内的蠢蠢欲动的心。
现在赵一已经不在谋求国内现有的发行渠道配合自己的电影发行了,只是希望他们别给他捣乱就可以了。
一是自己参合进去不太可能,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和赵一的方式截然不同,现在内部改革的声音虽然有,但是还没有到那么迫切的需求的份上,整个体系总体还是盈利的。
二是他们的发行系统和自己的不太相同,不管是从摄影和放映都存在差异,例如院线放映国内采用的是胶片和幕布,而赵一准备使用的是IMAX屏幕+数字放映技术,他们不会为了赵一来改变自己的状态,也就是说除非逼到了一定地步,不然不会自我革命的。
分析了以上问题,那么赵一主要的目的还是放在允许自己自建院线上面,和原有的制片发行体系形成两个平行路线。
在目前青柠娱乐公司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的情况下,这种阻力反而是最小的,这样一方面反对改革的一方找了个台阶下,依然可以在自己的王国中掌控全局。
另一方面,赞成改革的一方也有一个突破的方向,希望给整个原有系统凿开一个口子,虽然目前还不知道青柠娱乐公司能不能够对他们形成压迫的力量,但是有总比没有要强。
按照这个思路,赵一首先编写了一份电影市场改革的建议书,递给了****,这份建议书是对现有制片放映体系进行改革,就是知道这份改革建议通过的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能通过,这就是赵一想要的。
不管同意不同意,既然改革建议提了上去,上面的改革派就会抓住这个机会开会讨论,毕竟我党是民主集中制嘛,又不是一言堂,开会讨论这种要求并不过分。
作为改革方案的提出者,赵一肯定会参与到讨论中的,当他们交锋最激烈的时候,赵一再拿出一份稍微让步的一套方案,那么针锋相对的双方都比较能够接受,而这个才是赵一真正想通过的方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