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回到京都后,赵一就让律师事务所帮忙一下子申请5家投资公司,分别为天和投资、思源投资、基实投资、东风投资、青苗投资。 这几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赵一准备让人力资源公司挑选不同的领域和背景的人才来经营,例如国外大投行、大银行、投资基金和国内金融精英来负责这些投资公司。 同样的初期每家投资公司的初始资金都是1亿元,等过一段时间后,看看各家投资公司的投资业绩再适当的对一些投资公司做重点扶持。 这也不算是养蛊的竞争方式,因为他们到最后肯定在投资领域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有重点投资证券的、有重点投资实业的、有重点做风险投资的等等。 至于他们最后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子,就看他们自己的判断了,赵一也不打算过多的干涉,他只需要看他们的业绩报告就行了。 赵一之前在竞合投资公司说让他们重点投资实业,是因为国内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证券交易所,即使投资股票也没有机会。 而且即使证券交易所成立了,初期估计股票数量也不多,而且市值也是相当有限,他们在里面扑腾几下就给整个证券市场给搅乱了。 当然每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例如现在大部分经济发展重点都是在制造业领域,马上开启的互联网,将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每一个时期,总有一个发展特别快的经济热点领域,作为投资公司,就需要敏锐的察觉到这些,然后再持重资参与其中,好让自己在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这些赵一就可以从他们的业绩报告上看的出来,如果符合自己的判断预期,赵一就加大投资力度,让符合自己投资预期的投资公司继续对该领域加大投资。 虽然这样投资不免有点浪费资金的嫌疑,但是只有这样赵一才能够从中抽出身来,不然就需要自己参与投资规划,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会变多了。 随着他旗下的产业越来越多,即使每一个产业所占精力不多,总体算下来,就算是他累死也无法面面俱到,诸葛亮的教训不可不防。 所以他现在的策略是,公司成立的时候自己只是扶一程,让公司进入正轨后,他就不会过多的参与其中,除非遇到特殊的情况,自己才会介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