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缺席残奥会-《重生之科技洪流》


    第(2/3)页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了应对城市洪涝灾害,他们的低下排水系统做得是相当到位,只要不是短时间内集中下雨,基本上不会出现严重的内涝。

    还有就是他们的下水道口子,除了外面的铁盖之外,下面还有一层网状封口物,主要是在排洪的时候,避免因为形成旋涡将人冲到排水道里面。

    城市洪灾的时候,最危险的就是城市管道,只要被吸进去,那就非常的麻烦,生还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对这一块他们也是非常的在乎。

    其他的还有很多,要详细说出来,那就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如果这些设计全部是由人工来做,耗费的精力可是相当大。

    要不是他们有智能设计系统支撑,他们也无法做到如此精细的程度,让城市不仅美观漂亮,而且还非常宜居,处处透露出人文关怀。

    所以城市建设这方面,我们是完全合格的,甚至可以说,很多体育场馆根本就不需要修建,他们已经建设了大量这样的高标准体育设施。

    平时这些体育设施属于商业设施,但是用来当做奥运会比赛场馆,绝对没有问题,这也为我们办奥运节省了一大笔钱。

    唯一让他比较在意的是,如果这样一套体育培养体系建立起来,对于中国教育公司的压力就更大了,毕竟体育培训耗费的资金比普通的义务教育要高得多。

    而且这个也不属于原本合同上规定的内容,当然之前他让中国教育公司开设的那些常规科目之外的课程,也不属于合同规定之内的内容。

    不过那些都是普惠性的,中国教育公司以及他也愿意出这笔钱,而这种专门的体育学校,则是属于特殊学校,不在普惠教育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这属于对特殊人群的培养,却花费纳税人的钱来干这件事情,有点不合规矩,所以办专门的体育学校,还需要多方筹措资金,不能只是中国教育公司出钱。

    中国教育公司会负责这些学校的文化课程的费用和课程教授,而关于他们的体育课程以及比赛交流花费的资金,需要另外筹措。

    这倒不是说他小气,而是因为避免落人口舌,毕竟当初签署协议的时候,中国教育公司的资金就是用来进行普惠性教育的,不能拿这些教育经费用在一小撮人身上。

    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看似没有问题,反正中国教育公司的经费就那么多,不够也是他补贴进去,似乎对其他人没有损失。

    但是真要细究起来,那么问题就说不清了,所以不管如何,都是需要按照规矩办事,不能因为自己私人感情而坏了规矩。

    既然那些香港商人打算拉上林和霞支持国内的体育建设,那么干脆就用他们的资金给这些体育学校提供一部分资金。

    而林和霞则是可以使用她名下的慈善基金来捐助,而资金可以从他这里拿,或者是从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出一部分,这样还可以抵扣一部分税收。

    除此之外,如果还不够的话,只能寻求政府的支持了,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干完了,而作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却没有关系,这就说不过去了。

    他将自己的思路讲给林和霞听,让她看看行不行得通,最主要的还是资金问题,政府肯定是要出大头的,而来自其他方面的捐助只能补充。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一方面是责任主体不同,政府作为主要责任主体必须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避免不了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财政相对稳定,而来自各方的捐助来源相对不稳定,而想要这套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稳定的运行下去,就必须减少不稳定因素,将稳定因素作为主要考虑对象。

    资金问题解决了,那么其他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中国教育公司负责这些学校的文化课程教学和经费,而其他的则是需要当地政府来安排。

    正好也可以为之前的体育健将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获得体育比赛冠军的背后,都是有无数没有机会登台的人。

    这些人文化程度不一定很高,而且又没有取得耀眼的成绩,除非安排工作,不然的话很难找到一份适合他们的工作,甚至有些人只能出卖体力劳动。

    这对于他们这些无法出头的人来说,是非常残酷的,正好这些体育学校的建立,需要很多这方面的老师,为他们安排适合他们本专业且稳定的工作,应该更加满意。

    想要建设一个有人文关怀的社会,不仅需要给予成功人士的荣誉和关注,还需要关注那些失落的人,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和关怀。

    特别是在这种高强度竞争的领域,失败是常态,成功反而是属于极少数人的幸运,当然也不能够否认成功者的付出,但是不表示失败者就没有付出。

    就像代表国家去进行奥运比赛,就那么多的名额,不管如何训练,总有人是不能去的,而且还是绝大多数,所以对这些人的关怀也是需要的。

    对这些人的关怀不仅仅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他觉得不能因为体育项目而落下文化课程的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关怀。

    目前国家体育人才较少,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安排工作,但是后面对着人才的增多,依靠国家分配工作,越来越显得不太可能,因为这个领域能够容纳的岗位终究是有限的。

    为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文化课程的学习就是他们的后路,而且体育竞技是吃青春饭的,他们后面的大半人生,都是需要依靠文化课程来提供生存技能的。

    他其实对于那些高校招收特长生有点不感冒,在他看来,不管你是做什么的,文化课程的学习都是不能够放松的。

    这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份另外的可能,也是提升他们自身文化底蕴和素质的重要一环,缺失了这一环,对于学生来说就不是完美的。

    特别是未来的知识时代,对于文化科学的学习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而小时候的文化课程培养,是锻炼他们在这方面思维方式最关键的时期。

    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培养好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那么未来就算是自学文化知识,也是无法和其他人相比的,甚至很可能再怎么学习都学不进去。

    我们不能因为国家的需要,就将他们的青春都赌在这方面,这对于他们的其他时间段的人生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太负责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