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无心插柳有善德-《从仙剑开始拯救女娲》


    第(2/3)页

    “前辈你不觉得你那样炼丹太浪费时间了吗?”

    谢云书侃侃而谈道:“我认为稍微次一点的丹药,没必要费那么多心思。而且寻常世俗人家,学不会你我用灵力操纵火候的手法,完全无法推广开来。丹药也好、膏露也罢,只有减少时间、降低人力成本与门槛,才是能让大家最多最快受益的道路。人人都可以炼丹,那才是丹道正途。”

    “这……”

    “我是看前辈喜好游戏红尘,路见贫弱病残,经常满足其所求。但这样做,无非杯水车薪。若能授之以渔,方是救赎之道。所以,才提出这么一个办法。”

    “此理说来简单,奈何人心蒙昧。若能轻易能达成所愿,此方天地世道又岂会昏暗如斯?”

    像此方天地虽有灵丹妙药,大抵都是世外仙人施舍赐予。因此世俗药店纵偶有售卖,那价格也必然高昂至极,难以惠及大多数。

    吕洞宾虽觉此法可行,但还是不如亲自考验目标来得稳妥。

    当然,这是历史的局限性。工业规模化的生产,在这封建社会,不是一时能推广出去的。

    最起码谢云书想法虽然超前,但制丹的鼎炉就算不受制于当下的生产力,也得看上面神通广大的神仙,能不能扭转常规思维。

    而吕洞宾的认知其实也不错,他能确认对方的品性才愿意帮别人,万一所托非人岂不误事?

    但像谢云书这种现代人,却不免觉得有些小家子气,一个个解救忙到天荒地老,恐怕都帮不了多少人吧?

    要替吕洞宾济世之念设想的话,谢云书自然不会去给吕洞宾想些平时乐善好施、或者任侠救济的法子。

    那种事做的人太多了,没什么考虑价值,要做就从源头解决:只要灵丹的产量能上去,成本自然会下来。就算有奸商囤货居奇,但削弱了准入门槛,就算既得利益者不乐意,仍然会顺着潮流惠及大众。

    “不辩药理,只是照本宣科招人以法宝器具炼丹……常人有一技之长,往往敝帚自珍,舍不得大方示人。”

    “那是因为他们总觉得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实质上双方都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敢吃螃蟹,当第一个去尝试的罢了。”

    “原来……如此吗?”

    受限于时代,理解这些道理不难,难在接受这种观念,吕洞宾沉吟片刻,忽吐了一口浊气,道:“你这念头,吕某竟不知该怎样评价。换作其他炼丹大家,定斥你为旁门左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