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价格闯关-《重回小山村》


    第(2/3)页

    李桂花不由分说把钱塞到弟弟手里,“这是催不催的事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山娃子考不上,是他的命,这事,咱不提了。”

    木已成舟,李桂花也可惜,比谁都可惜,可是儿子决定不复读,她也只能接受。

    李建国捏着钱,“先还别人家的吧,自家亲戚,晚点怕什么。”

    “全都还清了,咱们家现在是无债一身轻。”这也是李桂花唯一得意的事了。

    当然,存折的事她谁都没说,准备烂在心里。

    这下李建国惊了,全都还清了,这才多长时间。不知想到了什么,他吓出一身冷汗,拍了拍高重山,“咱们出去走走。”

    “舅舅,正好,我也有个事想跟您打听打听。”高重山说道。

    “人造板,复合板,这些板材我还真不熟,得上班之后打听了才知道。”

    高重山如何不知道李建国的想法呢,他是最遵纪守法的一类人,赶紧将自己的事合盘托出,李建国立刻笑开了花,“劳动光荣,国家也提倡勤劳致富,这门手艺学的好,这么赚钱才是正道。”

    他刚才就是担心,外甥要是走了邪路,可怎么办。

    至于板材的事,李建国也满口答应,“我回去就托人问问,市里的木材加工厂还是很先进的。他们要是没有,我就托关系问问省里的。”

    当老师的人,想打听点事,还是很容易的,毕竟有几十个家长可以帮忙。这种人情往来,哪个家长会傻到拒绝。

    “谢谢舅舅,明年我在县里稳固一年,以后想去省城找找机会。”高重山跟舅舅坦诚自己的计划。

    “家具厂啊,确实是个好主意,现在计划内计划外物资,双轨制也确实是行不通了,只要能真正的市场化,很多事情就好办了。”这个时候中专毕业算得上是知识份子,李建国又很热爱学习,天天要看报看新闻,对国家的现状非常了解。

    就比如,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实行了这么多年的计划经济,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政策,就能马上扭转过来。就好比一个巨大的火车头,想要停下来并且转向,最后那一刻,仍然会有巨大的惯性,拖着火车往既定的轨道上走。

    中国是下了史无前例的决心,才堪堪扭转方向。否则这个世界上,想搞改革的国家多了,成功的怎么没有几个,大多数都是半途而废,甚至根本进行不下去。以中国这种人口体量,能够改革成功的,也只有这么一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