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唐对战殁者的抚恤五花八门,恩施于上,将士们只能受着。 当王忠良说出那句‘此为永例’时,万岁声直冲云霄。 “这是……” 邵鹏在百骑吩咐道:“去看看。” 其实不必去了。 贾平安摇头,“无需看。” 在武功县谎报虫灾事件后,贾平安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他做梦都梦到了厮杀,那些将士奋不顾身的身影历历在目。 可他麾下战殁者的家眷却遭遇了困境。 李治问他为何这般做,为何不顾自己的前程也要为陈欧遮掩。 为了底线和敬畏。 这只是一面。 更多的是对这个抚恤制度的不满。 将士为国厮杀,可死后得到了什么? 他去了那五家人家中查看,虽然说在村里已经算是不错了,可贾平安依旧潸然泪下。 帝王和重臣可以无视良心,但他们不能无视这些为了大唐搏杀的将士。 他知道当时提此事没成算,甚至会被人说成是收买人心。 所以他等待着。 一直到了此刻他才上了奏疏。 奏疏里他并未给出建议,只是把事儿说了。 这便是最聪明的作法。 谁都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你要说促成此事的功劳…… 这等功劳贾平安不敢领,也愧领。 那些将士在他的驱使下厮杀,那些骸骨让他成为了武阳伯…… 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便是那一将。 这个功劳他不敢领。 外面的欢呼声越发的大了,有百骑回来禀告:“陛下身边的王忠良亲自来念诏书,说是从今日起,为国战殁者,可免庸调、免杂徭,口分田可继承一代,还有……家中的孩子能优先进折冲府……说是此为永例。” “万岁!” 一个百骑高呼了起来。 马上百骑内部的欢呼声震天响。 邵鹏也欢喜不已,见贾平安含笑,就说道:“这是好事。” “是啊!这是好事。” 贾平安双脚搭在桌子上,双手抱头,倍觉惬意。 这便是我对大唐做出的一个改变。 当大唐将士抛掉后顾之忧时,那些异族……可感到胆寒了吗? “万岁!陛下万岁!” 欢呼声骤然高涨。 “陛下出宫了。” 李治缓缓走出了承天门,外面的欢呼声先是一滞,接着更加高亢的声浪席卷而来。 “陛下万岁!” 李治的脸颊动了一下。 他不是先帝那等马背上的帝王,他甚至都没能亲临战阵。 但他耳闻目染,知晓帝王不能远离军队。 他见过大军出征的壮观。 但却从未见过这等万众欢呼的场面。 他微微颤栗着。 “这是朕的力量!” 皇帝从未这般自信过。 他缓缓走了出去。 长孙无忌下意识的想跟出去。 “辅机!” 柳奭的声音挽救了他。 这是帝王的时刻。 长孙无忌止步,对柳奭微微一笑。 刚才若是他跟着出去,无数目光会把他烧灼成孔洞。 李治走了出去。 “陛下万岁!” 那些将士自发的列阵。 雄浑的大唐军阵在皇城中再现了。 官吏们站在边上,看着李治缓缓从中间走过。 这是朕的军队! 李治抬头看着前方…… 那目光中全是睥睨! …… “此事干得好!” 老帅们聚首,程知节又缩到了角落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梁建方看了他一眼,“将士们的身后事有人管了,陛下说了,此为永例,后续的帝王若是想撼动此事,如何?” 老将都笑了起来,边上被带来学习的裴行俭觉得脊背发寒。 苏定方阴测测的道:“帝王动这个,便是昏君!” 军方有军方的立场,帝王也不能轻易撼动。 “老程!”梁建方看了程知节一眼,觉得这人的立场不够坚定。 程知节慢条斯理的道:“此事安心。” 马丹! 梁建方怒道:“就不能爽快些?学了那些文官说一半留一半的有趣?” 程知节缓缓说道:“昨日有人寻了老夫,说是有些年轻人不错,让老夫看看,若是有可造之材,便提携一番。” “谁?” 程知节说了几个名字,梁建方说道:“管这些作甚?某还是那句话,要想领军厮杀,自家先去厮杀,能从战阵上活下来的方能指挥千军万马。否则他连那些将士们在厮杀时想什么都不知道,遭遇了什么也不知道,那便是纸上谈兵。” 苏定方竖起大拇指。 苏定方看了裴行俭一眼,“守约。” 裴行俭起身,“下官定然如此。” 不杀敌就没资格领军,这是老帅们的态度。 可裴行俭觉得老将们说的事儿和自己不沾边,他们好像是在打哑谜。 值房内沉默了下来。 裴行俭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程知节提到了有人想举荐年轻俊彦从军,而苏定方突然把自己推了出来…… 他看看略显沉闷的众人,这才知道,老帅们原来是为了争夺这个年轻一代将领中谁最有前途这个名头。 谁最有前途,自然能优先被安排出战,但凡有立功的机会也会优先安排你去。 这便是集中资源干大事。 而这也是军方的一个小心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