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金银是衡量货物价值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并无价值……” 朱元璋小声念叨着陈松奏折上面的内容,一脸沉思。 陈松的这些内容朱元璋从未听过,初次看到,总觉得离经叛道,可仔细想想,却又觉得有几分道理。 朱元璋在皇宫里面漫无目的的走着,月光撒在地上,就像冬日的白霜一样。 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朱元璋绞尽脑汁,只理解了很少的一部分。 “唉,这是个什么样的脑子,怎么会这么多的东西?” 朱元璋停了下来,叹了一口气。 “这些东西从来没有人说过,从来没有人注意过。 朝中大臣只知道重农抑商,从未意识到商人对朝廷也有不小的帮助。 俺现在倒是明白一点,陈松为什么会说玻璃镜子对朝廷有不小的帮助。” 朱元璋捻着下巴上的胡子,自言自语的小声念叨。 陈松并没有在奏折中明说玻璃镜子如何对国家产生帮助,因为陈松觉得,这种事,应该让朱元璋自己想明白。 若只是一昧的解释,朱元璋的理解也只会浮于表面,无法深入。 可别小瞧了朱元璋,他出身虽然低,但他的头脑,一般人比不上。 “商税,官办工坊,贸易……” 朱元璋念叨着奏折中的那些关键词。 …… 朱元璋的精力永远都是充沛的,就像是一个永动机。 昨夜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的他,今早又早早的上早朝。 今天的早朝,陈松赫然在列。 陈松站在勋贵行列,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朱元璋高坐皇位,一眼就看到了陈松。 他的目光在陈松身上稍作停留,随后离开。 “陛下,臣有事启奏!” 一个中年官员站了出来,声音高昂。 “何事?”朱元璋问道。 中年官员看向勋贵队伍中的陈松,声音高了几个分贝,“陛下,臣要弹劾驸马都尉陈松!”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文官是惊喜,武将是惊讶,陈松是不屑,朱元璋是早有预料。 “弹劾他?你弹劾他什么?”朱元璋问道。 说话的官员是如今的御史大夫赵江,陈松挂着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名头,现在被御史大夫弹劾,怎么看怎么诡异。 “陛下,臣弹劾陈松不务正事,胆大妄为,欺君不法!” 赵江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三顶大帽子扣在了陈松的头上。 陈松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是冷冷的瞥了赵江一眼。 “呵,这话从何说起?”朱元璋有些意兴阑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