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这个政策上,就体现了朱元璋这种思想。 事实证明是很成功的,商人们开始往边关运粮食。 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在边关开荒种地,雇佣百姓过去种地,直接把粮食种出来就给边关,省去了运输成本。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商屯。 有很多百姓依靠这种方式生活,使得边关繁盛,大大促进了农耕和商业。 因为地理的原因,这个时期主导盐业的是晋商。人家离边关很近,有土地优势。 可是如此一来,很多人就不满意了,比如产盐地的那些商人。两淮的徽商和浙商都很不满。 好处都让你们吃了,我们怎么办? 于是他们开始和晋商争抢了起来。 想要打破晋商的垄断,就需要从国家政策上下手。 经过时间的推移,大家都知道盐引赚钱。于是勋贵和勋戚们也开始伸手,私底下从将领手里收、管朝廷要,用尽各种办法弄到了手里,然后再高价转卖给江南的商人们。 双方就这样结成了利益团体。 于是在双方的推动下,在大明弘治年间,大明时行了一次盐政改革,将纳粮开中改成了纳银开中,意思就是不用再运粮食了,直接用钱买盐引,表面上打的旗号是给朝廷的国库增加收入。 边关的粮食问题也很简单,直接发银子,让边关的将领就地采买。可话说的好听,真正拨银子的时候又以各种理由拨不下去了。 毕竟朝廷也没钱,拨下去了也会被层层贪污,根本就没用。 这使得大明的边关情形急剧恶化,贪腐严重。 那些商人见种地无利可图,大量的土地被荒废、被抛弃。 边关的百姓生活困苦,产生了大量的流民。 这一条政策改变以后,成了权贵阶层和江南商人们的饕餮盛宴。 因为有产地优势,浙商和徽商迅速崛起,取代了晋商的地位,成为了全国的大商帮,一举压了晋商一头。 晋商也不甘示弱,打起了边关的注意。 他们疯狂的推动边关贸易,有了大名鼎鼎的俺答封贡。这些年他们也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商帮有钱到什么程度? 他们调动的资金能够达到千万两白银级别。 这还只是调动流动资金,不是他们的财产总额。 除此之外,他们暗中还有干走私,海外走私也是大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