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中头奖-《奋斗在大明》


    第(2/3)页

    “闻敌不进者,斩,逾期不到者,斩。逗留不前者,斩。”

    “所有人包括我,只有两个下场。要么冲到城下,倚城列阵,与鞑子决战。要么战死在路上。”

    “各军相遇之后,以官职高低重振队伍。官职高者为主将。我死之后,也是如此。”

    “诸君听明白了吗?”

    周尚文还是留有余地的,一日三十里,作为步卒都能行进的。作为骑兵突袭起来一日百里都有可能。这多出来的时间,就是留给各部与鞑子交战的时间。

    这一战周尚文只有一个重预案,那就是引鞑子攻城,然他顿兵于坚城之下,各路援军一齐并发,突击鞑子主力。

    看似很简单的预案,其实要求很高,既要求被包围一方,在鞑子大军之中,坚守到最后一刻,才能让鞑子做到顿兵不进。而鞑子入关,可不是来旅游的,他们是来劫掠的。

    而边境的财富都在城池之中。鞑子一定会攻城的。

    只是大明在边境有太多城堡了,很多城堡根本容纳不了多少人。鞑子猛攻之下,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所以守军要死守,也要守死。

    而各路骑兵,从各地突击鞑子本部,却是一个以少击多的战法,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约定一个时间,因为没有马上计时工具。而且大队骑兵也根本没有隐瞒的可能。

    即便明军骑兵不打鞑子,鞑子就不打他们了。

    所以,这就要考验骑兵的执行力。

    最先到的骑兵,面对鞑子的优势兵力很可能一个回合都招架不了,很可能一队一队被鞑子主力吃掉,就成为添油战术了。这就要求各部,都保着必死的决心,坚定完成任务。

    先到的为后来的骑兵用生命争取时间。而后来的骑兵不会坐怀观望,直接投入战斗。

    这就要求,指挥这一场大战的将领,有让全军上下信服的威望。

    而周尚文这位老将,就有这个威望。

    能得将士死力,说得就是周尚文。

    “是。”诸将起身行礼。

    周尚文目光在其中三个人身上微微停留,不是别人,就是周尚文的三个儿子,周君仁,周君佐,周君佑。

    周尚文不能说是大功无私。却也知道,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公平,这一战最危险的,并不是后面支援的骑兵,而是此刻就派去与鞑子交锋的骑兵,每部千骑上下,却要与鞑子主力交战。
    第(2/3)页